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场监管局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情况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05-23浏览:2297下载205次收藏

  一、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现状

(一)问题食品源头治理难。由于目前种植农作物时普遍使用农药,因此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普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同时,畜牧等动物性产品也存在兽药残留和疫病防治问题。

(二)食品加工无统一标准。一是食品小作坊多。农贸市场食品生产业户普遍规模较小,人员文化程度较低,设备简陋,没有严格的生产标准,更有一些小作坊贪图私利,使用劣质原料,销售不合格产品。二是滥用或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三是经营者法律意识薄弱,对相关食品政策法规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了解。

(三)农贸市场环境设施条件差。市场设施简陋,环境脏乱,摆放杂乱,乱丢乱扔现象严重,人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市场举办方管理不力。

    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进货渠道广泛,准入把关难。商品准入制度是食品从生产领域进入市场流通环节的一道有力屏障,但农贸市场经营特点决定了其食品进货来源更多的是一些作坊式生产加工点,在目前情况下还不可能完全达到规模化生产要求。特别是蔬菜、水产等食品,在当前主要从进城农民手上直接收购的情况下,进入市场前不可能经过质量检测,实行准入制度充其量只能是起到一种宣传作用,食品质量无法保障。

(二)食品检查方式单一,问题发现难。农贸市场经营的食品虽然种类繁多,但从外观上分,不外乎包装食品和非包装食品两种形态,在包装食品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商标假冒,以假充真。虽然食品生产厂家在食品防伪标识上费尽心计,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情况下对于真假李逵,不仅消费者难辨真伪,有时连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也无从鉴别。对非包装食品的安全把关更是力不从心。由于农贸市场非包装食品的来源,大多为小作坊加工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加工管理不够规范,因此,卫生指标不符合规定要求、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对这些问题进行检查把关,目前最主要的手段只有食品安全定性检测,但由于定性检测的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不仅检测的项目、品种寥寥无几,而且检测试剂的准确性也不能完全保证,客观上难以满足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需要。

(三)食品查处手段缺乏,质量提高难。首先,受人员和经营场所的限制,在监管范围上难以全覆盖。部分食品经营者所采用的经营方式是“场内经营场外交易”,市场内的摊位仅仅是一个提供经营资格的门面和摆设,其食品既不放在市场内,也没有固定的存放点。其次,对问题食品有效控制难。对于问题食品仅有执法人员经验难以做出判断,但依据定性检测对问题食品的发现和确认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等检测结果出来后,前去没收处理时,往往取样检测过的食品已经销售一空,更有甚者,只要执法部门去其摊位上抽取了某食品后,由于担心检测不合格被没收,会立即将其进行转移或隐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食品定性检测的效果,不能及时查处问题食品,致使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场监管局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情况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