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评选2013—2016年度首都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7-05-12浏览:2567下载255次收藏

关于评选2013—2016年度首都综治工作  

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全区各单位:  

近日,人力社保部和中央综治委下发通知,定于2017年对2013-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并对各省(区、市)推荐候选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工作进行了部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平安北京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首都安全稳定,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首都综治委、市人力社保局决定对2013-2016年度首都综治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评选表彰,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向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全国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推荐的先进候选名单。根据首都综治委《关于评选表彰2013—2016年度首都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首都综治委〔2017〕5号)的要求,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评选表彰范围和表彰名额  

(一)评选表彰范围  

1、先进集体。区综治委成员单位及其下属基层单位和派出机构,区、街道综治办,社区居委会,两新组织,在综治工作中作用突出单位的处级(含)以下部门。  

2、先进工作者。区综治委成员单位及其下属基层单位和派出机构处级(含)以下干部,区委政法委、区和街道综治办、社区居委会干部,贡献突出的群防群治队伍骨干,在综治工作中作用突出单位的处级(含)以下干部。  

(二)评选表彰名额  

市级共表彰先进集体100个,先进工作者200名。分配我区名额为2个先进集体、3名先进工作者。  

向全国评选表彰领导小组报送的4名先进集体推荐名额和4个先进工作者推荐名额,在首都综治先进候选名单中综合评定(先进工作者结合网络投票推选)产生。  

二、评选表彰条件  

  (一)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要求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切实增强工作前瞻性,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坚持“首善标准”,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2013年以来在深入推进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中成绩突出,未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特大案事件。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综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领导责任制。注重加强力量统筹、资源共享,加强程序对接、工作联动,加强地区协作、条块互补,社会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综治委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纳入本系统、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积极参与,职责明确,平安创建活动效果明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价各项指标位居前列。  

  2、积极推进社会协同参与,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创造有利于人民参与的组织形式,努力形成共建共享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人民民主,完善协商互动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辖区内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把培育法治生活方式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发挥好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在崇法尚德、移风易俗中积极作用,使循法而行成为辖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风气良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3、坚持科技引领、信息支撑,能够把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起来,推进职能优化、机制变革,提升社会治理的层次和水平。建立科学的数据标准体系,实现政法综治专业数据、政府部门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机构业务数据、互联网数据集成应用。善于运用智能化手段,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实时关联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轨迹,从中找到犯罪规律或趋势,推动由事后追溯向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转变。  

  4、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文件要求,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成效明显。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工作扎实,平安建设得到全面深化。努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注重社会治理基础性制度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评选2013—2016年度首都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