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副主任关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省委科学研判经济发展走向,对各地推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核心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发展。东明书记提出:“要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增长,努力跨过转型发展这道坎”,为全省各地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督促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总结和提炼各地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省转型升级发展,我先后多次组织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研究室及省级相关部门,深入xx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县(市、区)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和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在广泛查阅资料、认真探讨论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xx根据自身实际,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值得总结借鉴。
2013年以前,xx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原煤、电力、水泥等传统产业,受实体经济下行影响,传统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已逐渐减弱,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产值逐年下降,其中煤炭、水泥、电力等产业平均降幅达20%,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在全省14位左右徘徊。xx市及时发现问题,直面困难和矛盾,通过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将省委推动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城镇结构、创新改革驱动等转型发展的部署在xx具体化,克服了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据统计,2012年—2016年,xx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4%、25.5%,总量双双突破千亿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全省第7位升至第3位,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由全省第15位升至第2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高于全国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8.6:52.2:29.2优化为16.3:51.7:32.0,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上升到5.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6%。经济转型发展有效推动脱贫攻坚,xx区、前锋区、华蓥市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1.46%、1.84%、1.45%,去年在全省5个摘帽区市县中率先高标准摘帽,精准脱贫走在全省前列。
一、xx“后发高点起步”主动转型升级的背景
我们经过深入考察发现,xx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之路,与国际国内复杂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省出台的重大部署息息相关,时间可追溯到2013年,尤其是在东明书记提出:“三大发展战略”,作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系列决策部署后,xx更加坚定了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道路。
(一)传统产业比重大、低端制造环节比重高,曾经严重制约xx经济发展。2013年以前,xx虽然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经济规模不断提升,但是随着实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制约xx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开始显现。例如,xx市属于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特征尤为突出,发展方式依然主要依赖传统的要素驱动和投资拉动。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2012年三次产业占比为18.6:52.2:29.2,一产占比较大,三产发展不足。随着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资源、人力、要素保障等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平台建设产业、现代金融产业等也起步相对较晚,并且缺乏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嘉陵江、渠江以及华蓥山部分地区生态脆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xx必须依托自身优势,在转型升级中寻求突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xx市认清了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福利获得低成本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不复存在,必须痛下决心,早转早主动,唯有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才能走出困境,唯有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具备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在建设产业园区时,xx敏锐地发现可以依托小平故里的独有政治优势,与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经过xx与深圳两届市委5年洽谈,成功争取共建深广产业园,引进了比亚迪“云轨”等高端项目,在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中抢占了先机。
(三)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为xx转型升级提档增速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有力举措,凡能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途径的,都达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预期目标,江苏昆山、山东寿光、浙江义乌等都有着各自的成功经验。正是在学习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xx顺应经济转型发展大势,深入查找问题,在一二三产业领域制定了推动转型发展的系列举措。例如,xx优先发展装备制造等高端工业,2013年—2016年,高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彻底改变过去长期依赖“一黑二白”(煤炭和水泥、石灰)传统产业的情况,高端工业逐步代替传统工业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尝到了转型发展的甜头,xx更加坚定将“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治市方略,围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三大战略”,制定出台了深化改革、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等系列推动转型升级发展的举措,助推全市经济实现了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
二、xx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013年以来,xx发挥伟人故里独特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战略位势和对外影响力大幅提升。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国家政策在xx试点示范,为全省推进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鲜活经验。
(一)深入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战略,注意夯实转型发展的底部基础。积极争取国家民政部、省委省政府支持,对xx区划进行调整,2013年8月新设立前锋区,区市县增加到6个。充分挖掘川渝合作示范区、xx国家级经开区等蕴含的政策机遇,优化调整区域布局,扩大国家级xx经开区管辖范围,新设立川渝合作示范区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华蓥山旅游文化景区。发展空间格局搭建好以后,市委市政府敢下深水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将应当下放到县的管理权限全部无条件下放到位。特别是针对4个园区,将市级部门权力直接下放,依法委托园区履行县级管理权限。在此基础上,对6个区市县、4个产业园区实行差异化梯次绩效考核,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造成区域产能过剩,xx成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领导分别联系指导各地发展产业,形成了一个区市县、园区突出发展一个主导产业的良好格局。由于措施得力,多点多极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在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位中,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分别比2012年提升53位、64位、53位、56位,xx区和前锋区分别比2013年提升75位、7位。2016年,4个园区经济总量均突破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二)注重发展高端产业,构建支撑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针对传统产业效益下滑、对经济支撑作用减弱的现实,xx深入研究产业政策,把高端成长型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代替传统产业,
人大副主任关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7-05-10 09:32:0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662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