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政府办深化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意见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7-05-06浏览:2944下载283次收藏

县政府办深化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县级工业园区管委会:

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泉政办〔2017〕47号)精神,经县政府同意,从即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在全县范围内深化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健全机制、确保长效”的目标,从2017年到2019年,全县每年综合治理“两违”面积不少于32万平方米,强化防控手段措施,全面遏制新增“两违”,逐步化解历史存量“两违”,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持续开展“无违建”创建活动。至2019年底前,增量基本控制,存量基本整治,形成长效机制,城乡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全县城乡环境面貌再上新台阶。
二、任务重点
(一)重点问题整治提升。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高压态势,继续实施“四重点、五部位、六先拆”,开展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集中整治。把违规建设形成的危房作为治理重心,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大力整治各类违规建设出租房、铁皮房、广告牌、临时搭盖等,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多次加层出租的,要先清租户,后清危房,严厉打击违规建设非法牟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公共安全。要抓好镇级规划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彻底清查并处理规划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强力整治城乡结合部“两违”,集中清理公路沿线“两违”,严格规范集镇建设秩序。
(二)历史存量处置提升。要对辖区“两违”情况进行再摸底核实分类,逐镇、村(居)、逐户建立台账,以镇级规划区为重点,明确历史存量处置目标。建立住建、国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历史存量违建处置联动机制,落实工作职责,细化历史遗留问题分类处置实施办法,区分历史存量违建的类别、年限、影响等因素,分类施策。根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结合规划调整、项目建设、土地房屋征收、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城中村改造、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采用拆除、没收、完善相关手续、保留临时使用等方式,分类分步、分期分片,加快化解历史存量。
(三)“无违建”创建提升。以全域“无违建”为目标,完善“无违建”创建标准和验收方法,强化考核问责,注重分类创建,打造亮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共治共享,共创“无违建”家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镇、村(居)“无违建”示范典型,作为展示治违工作成效的平台和示范,以点带面,面上推进,整体提升。
(四)拆后土地利用提升。加强拆后建筑垃圾清理,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优化、节约集约的原则,通过有计划、分类别制定利用方案,落实利用措施和部门责任,建立实施土地利用激励机制;统筹规划建设,拆违还路、拆违治乱、拆违增绿、拆违添景,做到拆后腾出土地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惠及群众,美化环境。
(五)常态长效机制提升。建立健全联席会议、联动协作、信息共享、多方保障等综合协调机制。实施快速查处、联合执法、自拆助拆等执法拆除机制。落实“网格化”巡查、规划设计引导、建材管理、信用管理等源头防范机制。推进历史“两违”调查摸底、认定、处置等分类处置机制。完善农村个人建房、城镇危旧房改造、用地指标保障等建房审批疏导以及拆后垃圾处置、土地利用实施及激励等拆后利用机制。强化履行管理部门责任、督查考评、责任追究等考评问责机制,全面推进综合治理常态化管理。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深化宣传。各镇要在前三年专项行动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本实施意见,抓紧制定深化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展开深化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确定公示第一批 “六先拆”的“两违”,迅速组织拆除,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声势,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合力。
(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各镇要以重点问题、重点领域“两违”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石结构改造项目建设等开展专项整治,分阶段、分区域、分子项列出各重点任务提升工程清单,要坚持态势不松、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完善政策措施,突出重点整治,加快分类处置,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健全日常巡查跟踪监管和考评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控违拆违长效机制。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新一轮深化治理行动“五个提升”,实现“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日常化、制度化,以新作为实现新成效。
(三)及时总结,巩固提升。各镇要边整治边总结,及时将治违的好经验好做法报送县“治违办”,并在全县推广、借鉴。在深化治理行动收尾阶段,要认真梳理新一轮三年行动形成的“两违”综合治理综合协调、“两违”拆除、源头防范、分类处置、建房审批、拆后利用、考评问责等制度机制清单,实现治违工作规范化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健全“两违”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1.强化巡查发现。各镇、村(居)要加强辖区“两违”防控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以村(居)为单位开展“两违”网格化巡查,做好巡查记录。要落实巡查发现“零盲点”,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片区化、责任化无缝对接的“两违”巡查机制,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日报告、周例会和月通报制度。落实物业服务企业发现报告责任,充分应用数字城管、手机执法等手段,完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巡查、制止、报告制度,建立“两违”综合监管平台,形成以县为主导、镇为重点,村(居)为基础的三级联动管理网络。
2.保持高压态势。新增“两违”零增长是“两违”治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反映“两违”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标,各镇要对新增“两违”行为坚持“零容忍”,继续实行“露头就打、出土就拆”,将“两违”制止在萌芽状态。要把握治违工作重点,坚决拆除影响恶劣、违反政策底线的“两违”,集中力量对2014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顶风突击的违建进行全面清理,彻底拆除。要结合《中共xx县委办公室 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认定及分类处置指导意见>等三份配套文件的通知》(惠委办〔2015〕74号),对历史遗留“两违”全面实施分类处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政府办深化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意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