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关于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
街道关于深化推进党领导下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上海市委“1+6”文件和《关于开展本市社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潍坊新村街道近两年来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成果与短板,提出《潍坊新村街道关于深化推进党领导下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牢牢把握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充分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服务短板和治理顽症,构建以三大共同体为愿景目标、四大体系为实施路径、五大主体为多元参与的“345”自治共治格局,形成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框架图示
将“345”自治共治格局绘制成相应的框架结构图,如图所示:
三、主要内容
(一)目标——三大共同体,打造“有感社区”
通过三年努力,构建开放包容、人本和谐的社区生活、情感、价值共同体,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归属感、认同感,打造居民群众体验到实实在在获得感的“有感社区”。
一是构筑社区生活共同体,通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水平,积极解决或回应各类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同一地域空间内各类主体的生活融入,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
二是构筑社区情感共同体,通过拓宽表达诉求渠道、搭建活动参与平台、建立良性沟通机制,塑造社区公序良俗,积累社区社会资本,提高居民群众的归属感。
三是构筑社区价值共同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社区公益精神,营造有潍坊特色的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各类群体共识,提高居民群众的认同感。
(二)路径——四大体系,实现“三合”效应
围绕构筑社区共同体的总目标,具体以建立四大体系作为主要工作路径,构建多元参与、民主协商的社会治理机制,细化行动项目,形成任务清单,促进社区资源整合、力量综合、人心聚合。
一是“三建融合”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
1、实体化推进潍坊党建促进会运作。分片划分社区党建网格,搭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促进居民区党组织与“两新”党组织联结、“楼宇党建”与“楼组党建”联建。
2、项目化落实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建设服务。发挥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平台的主体服务功能,形成一套“三单式”的服务机制,办好一所“家门口”的社区党校,建立一个“书记工作室” ,展示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
3、品牌化打造“群团之家”活动载体。以党建带动群建,积极探索创新激发社区活力机制,注重发掘、宣传社区领军人才,通过群团渗透、宣传引领、活动凝聚,培育特色品牌,推动党领导下的群团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二是“自下而上”的居民自治参与体系
1、推进自治家园建设。深化“1+1+x”自治工作法、“三会”制度等,建立健全自治章程、公约,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引导鼓励居民自己开“处方”、共决策、破难题,打造“一居一品”。
2、推进自治项目建设。建立自下而上的公共议题和自治项目形成机制,完善自治金管理制度,培育以社区骨干为带头人的群众自组织和议事协商载体。鼓励居民、驻区单位、公益组织“各出一点”,拓宽自治金来源,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指导、评估。
3、推进楼组自治建设。继续推
街道关于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
本文2017-03-02 20:51:57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501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