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级市长在2017年人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7-01-16浏览:2848下载197次收藏

地级市长在2017年人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四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并对今后五年和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两个跨越”目标,全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xx精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和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伟人故里独特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xx战略位势和对外影响力大幅提升。成功争取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部省共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国家政策在xx试点示范,为西部地区推进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鲜活经验。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项桂冠,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和竞争力。成功争取并落地了一系列重大项目。27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支持计划盘子,城建、能源交通、水利、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101个省级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兰渝铁路xx支线全面建成,开通xx至成都动车、至重庆快车,巴广渝、遂广高速xx段建成通车,xx市过境高速公路东环线及渝广高速支线实现开工,xx港投入运营,回龙寺水库、龙滩水库加快建设,远成智慧物流、装配式建筑制造等重大项目开工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力量。成功争取并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活动。成功举办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邓小平故里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广泛开展“感恩作贡献”活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掀起了缅怀小平、感恩奋进的热潮。成功举办(承办)中国旅游日主会场启动仪式、全国残运会和特奥会圣火采集、国际红色马拉松赛、中国(xx)川渝合作示范区暨川东北经济区投资贸易大会、中国华蓥山旅游文化节、重庆经济协作区第十八次市长联席会等重大活动,xx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新常态要有新作为,综合施策稳定经济增长,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积极应对经济下行不利影响,制定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从多方面稳定了经济增势,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突破1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011年的1.6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7.8亿元增加到63亿元,年均增长17.8%。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主动对接国家重要投资方向,突出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总量达到4543.7亿元;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4.7%、占比达到54%。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积极实施市场拓展“三大行动”,建成一批商务集聚区、大型卖场和专业市场,城乡商贸设施日臻完善。信息消费、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消费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9%、达到2011年的2.1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外贸的助推作用。xx获批并建成营运川东北地区首个公用型保税仓,新培育外贸进出口企业57户,外贸出口总额居全省前列。累计利用外资3.4亿美元。充分发挥实体经济的主体作用。建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业应急转贷、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各类资金支持7.1亿元;依托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本地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四板”挂牌企业46家。积极争取天然气直供、直购电试点及富余电量消纳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1.1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9%。

  五年来,我们着力推动创新转型发展,加速培育发展新动能,经济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增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三次产业比重由19:51.4:29.6调整为15.8:51.2:33,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升到49.5%。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3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7.4%。“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xx行动计划”,成立重大产业发展推进工作组,加快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型住宅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重点产业发展,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至62.8%;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5.3%、11.9%。推动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改扩能、转型升级,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千余个,完成技改投资662亿元。大力化解过剩和落后产能,关闭退出地方小煤矿53户,整合水泥企业2户,淘汰落后产能117万吨。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规上工业企业较2011年新增124户,新培育小微企业5950户。坚持“一园一主业”,持续推进成熟园区建设,园区产值年均增长18.9%,xx经开区、邻水经开区分别纳入全省1000亿元和500亿元重点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快实施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省级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市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重点推进六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扎实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占gdp的比重提升3.4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电商物流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电商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成"111"产村相融示范区65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05万亩,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八年高于全国全省。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624个,带动农户面达64.9%。成功创建邓小平故里优质农产品“华蓥山”公用品牌,xx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清华大学xx新能源研究院、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xx分院等7个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4个。我市整体创建为四川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科技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取得积极进展。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园)3个。加快实施质量强市战略,“xx造”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创新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调整行政区划设立前锋区,扩大国家经开区管辖范围,设立新的市级园区,推动国有资产重组和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多点驱动、竞相发展新格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获省政府批复,成功争取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市、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新拓展城区面积56.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在全市启动建设50个特色集镇,协兴等13个乡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恒升等14个乡镇被列为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建设幸福美丽新村662个,惠及群众121万人。城乡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40公里;xx至岳池城市快速通道建成通车;xx至华蓥城市快速通道即将建成;开通xx主城区至岳池、前锋城市公交;xx客运枢纽站投入使用;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行政村通公路。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新开工建设中型水库5座,建成高标准农建示范区41.75万亩,整治农村集体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1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19平方公里,解决112.7万农村居民和学生饮水安全问题,农建综合管理夺得全省“李冰杯”一等奖。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4g网络城区、农村覆盖率分别超过97%、70%。县域园区发展活力迸发。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做实园区发展载体平台,制定出台支持县域经济改革发展21条政策措施,6个区市县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xx经开区、枣山园区、协兴园区经济总量均突破50亿元,市属国有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资产总规模达204.63亿元。

  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开放合作,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发展动力活力加速释放。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制定出台4个专项改革方案,1项改革纳入国家改革试点。“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8957个。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流转率达34.4%;六区市县全域纳入全省首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县。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成功引进成都银行、重庆银行、成都农商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大力推进信用联社改制,全市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6家、保险机构9家、证券机构4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启动实施ppp项目8个、总投资166亿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国资国企、公务用车、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不断深化与重庆、深圳、天津、中关村等区域务实合作,邻水机电、高滩空港、华蓥电子信息等渝广合作配套产业园快速发展,15平方公里广深合作产业园启动建设,设立xx高新区作为中关村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与天津滨海新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规划建设天津高新区(xx)创新示范园。深化拓展与韩国龟尾市的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积极参与四川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域合作,对德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投资促进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签约项目3643个、累计完成投资3093.43亿元。

  五年来,我们务实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美丽xx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完成营造林任务203.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5%。荣获中国绿色城市奖、2014年度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落户华蓥山。环境治理扎实有效。全面开展“洁净水”行动,嘉陵江、渠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3.7%,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切实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科学治理土壤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圆满完成省上下达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有量目标。实施完成28处重大地质灾害和15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避险搬迁安置农户4700余户。节能减排成效明显。gdp、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分别下降28.21%、61.75%,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xx经开区列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武胜县、广华工业园等纳入全省“十二五”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五年来,我们紧紧扭住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重点,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每年坚持办好一批民生大事实事,财政民生投入占当年公共财政支出稳定在65%以上,实施省、市民生工程660项、办理惠民实事20余万件。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7%、12.2%,城乡收入比由2.6:1缩小为2.2:1,被评为全国优秀民生改善典范城市。脱贫攻坚卓有成效。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0.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8.9%下降到3.27%。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以内。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各类保险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192.06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9.62万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部省共建xx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前教育毛入学率提高14个百分点,华蓥市、武胜县、邻水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xx区、前锋区通过省级验收,普通高中高考本科上线近6万人,中职教育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双增长,xx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吸引民间资金20余亿元投入教育事业,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学生总数的23.4%。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健康xx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成功争取为国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新增民营医疗机构31家,全面深化与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的医疗合作。120急救体系覆盖城乡,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婴儿死亡率连续多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政策生育率控制在省定目标。文化事业持续繁荣。xx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建成开放,市博物馆开工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文艺创作成果丰硕,20余部文艺精品荣获中省奖项。文遗保护成效显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5处,省级非遗项目达到9个。文化产业加速发展,产值较2011年提升355%。

  五年来,我们全面落实依法治市方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法治xx平安xx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依法治市纲要,扎实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六五”普法经验全省推广。深入推进依法治安,扎实开展危化品、建筑施工、消防、道路交通、煤矿和非煤矿山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连续10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和创新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假冒伪劣商品整治等专项行动,市场经营秩序持续好转。圆满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功创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着力维护社会稳定,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全面开展禁毒行动,深入推进“五大民生警务”和“五小问题”解决,“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经验全省推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持续开展信访“三无”创建活动,xx连续五年被人民网表彰为网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依法治理民间非法投融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五年来,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服务管理创新,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政府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市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启动政府立法工作,制定重要规范性文件76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三张清单”制度,市本级取消17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建成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和电子政务大厅,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建成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瞄准权力运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土地出让、政府采购、ppp项目建设、招投标等领域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规定,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共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756件、政协提案1288件。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大力推行“网络理政”“在线访谈”,开通"12345"政府服务热线,有效促进了政民互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及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风行风持续转变。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办案件,旗帜鲜明反对腐败,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同时,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工作得到加强,统计服务、国资管理、粮食储备、食盐储备、应急管理、防震减灾、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建设、供销、气象、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民族宗教、档案、保密、地方志、老龄事业、邮政、烟草专卖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石油、电力、供水、通信等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贸促会、社科联、文联、红十字会、关工委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作出新贡献。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传导的深刻影响,我们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全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进中提质、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政风持续好转,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一是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市预计完成(下同)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1296亿元、增长14.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亿元、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1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4.8亿元、增长5.5%,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6%、12%。二是重点产业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住宅制造等八个重点产业实现产值958亿元、同比增长26.6%,拉动工业增长14.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培育,实现增加值350亿元、增长8.5%。现代农业提质扩面,“一路两特”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巩固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3.8万亩。三是项目投资支撑有力。“项目年”工作扎实有效,66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0亿元、增长20%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支持项目132个、到位资金12.2亿元,申报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3批86个、安排资金50.9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达520亿元、增长3.3%。四是创新改革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充满活力,新登记私营企业3086户、个体工商户16666户,同比分别增长26.9%、17.78%。新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实施专利转化项目109项,实现专利转化产值98亿元,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6件、国家地理标志1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化解房地产库存80万平方米,淘汰落后产能2万吨,协调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23.4亿元。全面推进“营改增”改革试点,实现减税7996万元。五是城乡区域加快发展。成功申报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50个特色集镇加快建设,城乡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投资57.8亿元。黑化农业产业大道156公里,新改建中小型水库42座、渠道178公里。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园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底部基础更加夯实。六是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市145个村退出贫困村,减少贫困人口5000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27%,xx区、前锋区、华蓥市即将“摘帽”。七是民生事业协调发展。民生支出达16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0.3%。全面或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工程任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8158元、12554元,分别增长8%、10.4%。

  各位代表,回顾发展历程,我们倍感欣慰。过去的五年,是xx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破难、开放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脱贫攻坚卓有成效、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是依法治市开启新征程、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的五年。五年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坚持新常态要有新作为,主动应对“三期叠加”的不利影响,在加快发展中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追赶跨越,推动经济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增长。必须始终用好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强劲引擎,推动xx走在全省改革开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地级市长在2017年人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