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思路
2016年高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思路
2016年工作总结
一、多项考核进入全市前列
从2008年市文明办组织第三方测评开始,高新区已经连续7年第25次取得中心城区城乡环境测评第一,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市政设施、环境卫生、数字化城管、城郊结合部攻坚行动等考核中,xx高新区均位居全市前列,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杨洪举副秘书长对高新区城市管理暨环境治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xx市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攻坚行动首次考评中,高新区获得了最高奖项—流动红旗奖。
二、推进“四改”工作,努力打造高新区域环境
(一)深化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老旧院落改造
2016年,高新区继续深化“四二五”工作法,推行“一尊重五结合”院改工作新举措,按照“启动一批、改造一批、带动一批”的“滚动式”院落改造模式,通过肖家河东二巷7号院、芳草玉林西路4号院等院落改造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院改工作由原有的“被动改”到“主动改”的转变,有效推动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今年,在全面完成市院改办下达的20个老旧院落改造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投入资金约6400万元,实际完成30个老旧院落改造,提前超额完成老旧院落改造目标任务,并启动了新一轮院改工作。高新区肖家河西一巷老旧院落改造工程被推荐为xx市老旧院落改造工作亮点工程,代表xx市接受《老旧院落改造工程》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评审检查,东二巷7号院作为老旧院落改造工程典范被xx电视台公共频道和四川4台新闻现场频道报道。
(二)强化项目跟踪,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2016年高新区第5次党工委管委会办公会通过了《高新区旧城(棚户区、危旧房)2016年改造项目计划》。计划启动改造项目6个、涉及户数717户、改造面积约7.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1.3万平方米。目前,已取得改造项目前期规划、国土、经发部门相关手续,确定了项目用地红线图。并按项目推进进度下达预算资金,通过招标确定了相关项目的拆迁劳务单位。通过深入政策宣传和签约、兑付等各项工作。已完成200户棚户的补偿安置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确保今年市级下达的200户棚户区改造目标完成,项目其余工作正按期推进。
(三)实施拆建同步,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高新西区晨风中心村作为高新区唯一的城中村,高新区规建局、国土局、城管执法局、街办共同协作,采取违法建设拆违同房屋重建及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运行方式,统筹推进。一是开展房前、屋后及通道的违章搭建拆除,目前已完成一条街道屋后通道违章搭建拆除工作。二是统筹燃气通气及通讯和电力迁改,目前已完成首批次8户燃气通气和2/3以上住户通讯和电力迁改工作。三是启动房屋重建。对提交建房申请的135户中的符合条件的8户批准启动重建,并由此带动其他住户主动按标准重建,形成示范效应。四是进行房屋外立面整体风貌整治。五是推进小区配套建设。协调国土部门,解决规划用地问题,推进片区公建配套建设,目前初步确定幼儿园、小学施工设计,启动农贸市场和社区办公活动用房施工设计。
(四)坚持拆建管并重,逐步推进老旧市场改造。一是推进神仙树农贸市场、神仙树商贸中心等拆迁改造工作。目前,神仙树农贸市场126户大棚经营户已经全部清退,市场关闭,11月初,将按照补偿安置方案和国有集资房屋返签续租方案,启动项目的模拟搬迁。二是硬件改造,提升市场环境。开展石墙、锦华、顺江等菜市场采取自筹资金,对市场进行硬件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市场功能,有效改善周边环境。三是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促进市场治理有序推进。组织修订《高新区菜市场考核实施意见(修订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菜市场季度测评,对优秀菜市场进行奖励,发放流动红旗,充分调动、激发市场管理积极性。在今年xx市文明办组织的2次菜市场专项测评,高新区均名列前茅。
三、深化环境治理,全力提升高新城市品质
(一)强化综合防治,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细化方案,明确责任。编制了《xx高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6年度实施计划》、二是严格把关,从源头防控废气高污染项目入区。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新(改、扩)建废气高污染工业项目入区,全年环评否定项目6个。三是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建立区内的60余家工业废气排放重点企业的监管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关闭、取缔违法排污企业11家。四是狠抓扬尘治理。对辖区内所有建设项目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全年裸土覆盖22889平方米,绿化带提档降土5782平方米,查处违章运渣车辆210台次,查处违规工地48个,安装扬尘视频监控、在线监测设施的建筑工地20个。五是治理油烟、燃煤污染。制定高新区油烟和燃煤污染专项治理方案,建立动态管理工作台帐,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全年处理油烟污染投诉554起,销毁燃煤设施52具,没收蜂窝煤590余个。六是秸秆禁烧工作长抓不懈。将秸秆禁烧纳入专项工作目标,与各街办和责任部门签订《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目标责任书》,严处“第一把火”,确保露天“不见火光、不见烟雾”。
(二)开展专项治理,河渠水环境显著改善。一是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水生态景观建设。编制《2016年度xx高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2016年高新区水环境专项治理方案》等工作方案,全力推进新川之心湿地、锦江生态廊道、清水河水系绿地链等水生态景观建设,打造生态河道近15公里,建成河道生态节点景观4处。二是推进雨污管网建设。完成了约30公里的道路雨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全区污水管网累计长度达到1150公里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三是有序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协调郫县加快合作污水厂建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目前,西区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完成主体施工,中和组团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竣工。四是深入开展河渠污染治理。印发了《2016年高新区水环境专项治理方案》,开展全区下河排水口及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完成洗瓦堰、聚宝沱两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和中心城区下河排水口污水治理,共治理排污口7处,实施雨污分流专项整治84处,疏掏河道及管网淤泥垃圾约8万吨,主要河道断面水质考核持续达标,河渠治理工作得到上级部门高度评价。
(三)软硬兼施,交通秩序有效改善。一是深入实施硬件提升。配合推动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快速路网改造工程和地铁建设工程,整治区内病害桥梁,完成高新区内新建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的任务,配合启动it大道有轨电车建设。二是深入实施治理模式创新。完成区内电子警察一期升级,强力整治交通“五车五乱”,分批推出停车严管街,巩固芳草片区、紫荆片区严管街成果,配合完成区内新增路口直行待行区、“短平快”工程改造,打通中小街道,配合完成区内优化及新增公交线路的任务。三是开展集中整治月行动和地铁站口交通秩序专项治理行动。加大非现执法力度,强化对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整治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侵走机动车道、违法载人等突出违法行为以及行人闯红灯、违法横穿车行道、翻越道路隔离设施等突出违法行为。在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中共出动警力950人次,处罚交通违法行为13841人次,共拖移乱停乱放机动车865台次,现场处罚1417人次,依法刑事拘留阻碍执法的2人、行政拘留7人,交通违章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四)创新举措,实现违建“新增为零、存量递减”。一是实行违法建设“预管理”,着力打造违法建设管控小区。坚持源头控制,提前介入新建小区治理违法建设宣传,提升业主自觉维护小区房屋安全、环境意识,引导业主不要进行违建等行为。目前,高新区已建成“南城都汇.汇朗园”、“仁美大源印象”、“风华园”、“和记黄埔·汇晴园”4个违法建设管控小区,“违法建设管控小区”均实现“零违建”的目标。二是借助科技手段破解取证难题。利用无人机在辖区内开展“查违”工作,准确拍摄现场影像资料,及时掌握违建情况及证据,令违法搭建“无处遁形”。三是四级联动强化整治。健全区治违办、街道办事处、社区、片区巡查
2016年高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思路
本文2016-11-30 19:59:22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344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