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
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
文/王祥奎
藏书量7600余册,乍一听到这个数字,许多人肯定以为这是一个小型书店,其实这只是一个家庭的藏书量。去年,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活动结果出炉,西宁市市委党校教师王国利家庭榜上有名。
他作为一名文化研究工作者,整日与书为伴;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时刻记录着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是对王国利先生最好的评价。
半床明月半床书
氤氲的书香,没有形状,没有重量,千百年来,却总能为一个个家庭涂抹亮丽的底色。
近日,笔者相约西关大街一个小区,拜访“书香之家”王国利家庭,刚踏进房门,顿觉一股书香之气拂面而来:客厅,一大张书桌摆放着各类书籍,几盆君子兰安放在桌边,墙上挂着几幅书法,无论是“惠涵书屋”书房还是卧室,无论是书架上还是地板上,到处整整齐地摆放着书籍,涉及哲学社会科学、青海历史文化、法学、国学普及及家庭生活养生保健等种类,每一处角落都透着浓郁的书香气。书架上,柜箱里还有诸如西宁首届书香之家(2013年)、学习型家庭(2014年)、美丽居室(省妇联)等许许多多红红绿绿的奖状及闪耀着光彩的奖牌,这些都是王国利读书、研究、撰稿所获得的。
在交谈中,王先生说出了心中那份“与读书有个约定”的秘密——读书以立学 书香以治家。
据王国利先生回忆,小时候刚学着读书时,父亲便唠唠叨叨教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少儿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于是在懵懵懂懂之中记住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丽传说。
上初中时,面临着毕业以后上山下乡,自认为读读书报、写写板报就可以避免重体力劳动,读书就有了功利性,一些赏心悦目的好书便从身旁溜走……
后来上了大学,觉得学了无用武之地的专业书籍却是不得不摆在了书桌和床铺上。教室里,成堆的作业只能东拼西凑,根本体会不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奇妙和拉格朗日的规范。宿舍里,挑灯夜战也不会是自责的苦读和书海里漫游。每晚的卧谈会,虽然也常常谈起今后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但绝对与读书无关。图书馆里的书倒是很多,自己感觉也是读了不少。只是书香却越来越淡,心情是越来越浮躁。想想看,大学学堂里的书香,哪里能抵得过食堂里的"青海三烧"香呢?虽是学堂,也根本体会不出"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享受的、浸着肉香的读书滋味。
随着心态的成熟,随着岁月的磨练,随着阅历的丰富,英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艾略特的《荒原》的诗句已在王先生的内心深处烙下印痕:“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识,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知识中丢失的智慧……
闲暇之余,他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阅读上,走路读,吃饭读,就连上厕所也带着书,每天阅读的时间长达四小时以上,阅读量在三万字以上。
在交谈中,王国利告诉笔者:不管是自然历史、社会科学,还是文学,只要是有价值的书,他都爱看。
王先生还说,虽然家庭成员中谁也没有参加过什么读书节,但对于他这三口之家,天天都是读书节。虽说他们不甚追求奢侈的东西,但读好书是他们一家人生活中最大的渴望。他们家的书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饭前饭后
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
本文2016-10-25 09:48:27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251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