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2012年—2016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工作打算
一、2012年-2015年旅游业工作总结
(一)以规划编制为引领,科学谋划旅游发展布局。xx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境内无大江大河,资源要素匮乏,发展基础薄弱,不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加之商贸服务业水平低,产业支撑能力不强。我局认真审视县情,立足森林覆盖率达45%、有机农业覆盖面超过20%等生态优势,红色文化、忠义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人文优势,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百福寺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优势,地处成渝西“2小时经济圈”、5条高速过境等交通区位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来培育,以“全景xx、全域旅游”的大视野来思考、谋划和推进。
一是前瞻定位。主动对接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科学确立了打造“中国西部最美乡村”目标,构建以“三山两湖两村一故居”和“七大板块、四条环线”为重点的百公里乡村旅游环线,着力建设集现代农业观光、乡村度假休闲、民俗风情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带动三次产业联动协调发展。明确了5年左右打造国家aaaa级景区4个、aaa级景区5个和创建“全国旅游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
二是全域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的原则,聘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团队,高标准编制完成《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xx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工作重点、步骤措施。制定了重点景区建设专项规划,先后完成张澜故里、古楼桃园、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有机循环第一村、影视文化产业园、义兴中国有机生活公园、化凤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建设详规,做到了远近结合、重点突出、分步推进、全域覆盖。
三是多规衔接。将旅游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注重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交通枢纽建设等规划有机整合、相互衔接,实现了多规融合。注重规划的梯次性,分期联动推进产业、项目、景点建设,初步形成了高度融合的“大旅游”格局。
(二)以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
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按照“功能分区、优势互补,联动打造、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实施标志性景区建设,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养生体验、娱乐休闲、农业观光、花卉田园等文化旅游精品景区。
一是以张澜故里为核心,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区。以弘扬红色文化、民主文化为核心,着力推进张澜故居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深度挖掘张澜先生“仁、义、礼、知、公、正”等核心思想,重点策划“玉带七星、一环三区”的总体布局,保护性开发民盟林、陈列馆、竹林书院等标志性景点,建设缅怀先贤、熏陶思想、净化心灵的胜地,招引明和农业和盛祥玫瑰投资近8亿元作为产业支撑,提升景区的参与性和观赏性,着力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教育基地和xx省红色旅游线的重要节点。目前,核心景点建设全面完成,已接待游客50万人次,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区,实现xxa级景区零的突破,2012年成功举办了纪念张澜先生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是2014年xx县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的主会场和2015年xx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分会场,成为xx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二是以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为核心,打造现代农业休闲区。充分发挥凤鸣双龙桥村依山傍水的自然风貌、雅致秀美的人居环境,大力推行台湾循环农业开发模式,建设具有浓郁台湾特色的十里有机生态画廊、特色果蔬园、景观花卉园、乡村旅游度假区等核心景点,打造“看有美景、食有佳肴、购有特产、玩有体验”的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目前,已完成投资1.8亿元,建成特色产业园、瀑布景观、九宫八卦花圃、农耕文化景观台等景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田园酒店于2014年国庆节投入使用,正式营业,成为了游客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的好去处。建成了生态停车场、标志性人文景观“龙”字摩崖石刻。
三是以古楼桃园新村为核心,打造花卉田园观光区。依托古楼万亩充国香桃产业优势和紧邻广南、巴南高速的区位优势,对接都市人群渴望回归自然、放松释压、追求质朴生活的愿望,对香桃基地及周边20平方公里集中规划、整体打造,建设集香桃文化博览、乡村风情体验、山地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国家aaa级景区。景区已建成景观牌坊、桃花广场、桃缘情道、桃花潭、茅草廊道、观景平台等核心景点以及桃醉山庄和120多家农家乐,成功承办xx市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xx县首届桃花节、品果节。连续举办了四届桃花节、三届品果节等大型节庆活动。
四是以影视文化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创意文化体验区。以创建中国微电影创作拍摄基地为抓手,放大“中国(纪信)忠义文化之乡”品牌效应,深入挖掘忠义文化、宗密文化、民俗文化等核心内涵,系统包装民居、事象、艺术、环境等,投资30亿元规划启动40平方公里的影视文化产业园,加快建设多扶古镇、华严玉佛塔、玄机谷、养生谷等核心景点,打造集影视拍摄、文化创意、游乐体验、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影视文化旅游基地。现已完成7000平方米福文化广场、20栋明清仿古建筑和1100米福文化一条街(多福路、金龟路、状元滨河上街),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福文化研讨会。
五是以有机品牌为核心,实现中国有机生活公园提档升级。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对百科园进行乡村旅游升级打造,按照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成迎宾池、叠水瀑布群、紫藤婚庆广场、童话世界、九宫格水田、充国小吃街、充国大耍场、四季花海、原乡原味餐厅、生态停车场等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2014年开园就实现接待游客近17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超过300万元,为2015年xx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主会场。2016年2月,被xx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授予“xx市旅游发展十大亮点”,是我县乃至全省由现代农业向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最成功的范例。
(三)以高端营销为手段,进一步扩大xx旅游影响力。
将宣传营销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手段,坚持高端营销、节庆搭台、创新载体,构建多层次的营销体系,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一是高端营销。坚持高端切入,积极向中省主流媒体强势宣传推介xx乡村旅游。依托央视平台,推出电影《凤凰情》,在4频道推出《远方的家》2013年新春系列之xx川剧和忠义文化专辑、13频道推出《春意盎然桃花开满园》专题报道,在央视网国际频道开设了“蜀地.xx”专栏、启动拍摄《蜀地.xx》大型旅游形象宣传片,古楼桃园美景入选13频道《请你欣赏》专栏长期播送。编制完成《秀美xx旅游画册》,面向国内重要航班航线投放,全方位推介xx旅游攻略。通过多方位的高端营销,大幅度提升了xx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高水平策划和举办了xx县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百科赏花节、中国微电影节等节庆活动;和央视等高端媒体合作,完成了《夜孔雀》、《遇见xx》、《有爱有晴天》等五部电影和60部微电影拍摄;邀请央视《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xx专题节目制作,2014年9月初在中央电视台相关频道播出;编制实施xx旅游营销方案,编撰xx旅游宣传资料,在网上征集宣传口号4000多条,歌词歌曲12首,编撰了《发现xx-走进都市近郊的桃花源》、《xx旅游》xx专刊、《xx .中国西部绿谷》等旅游宣传书籍和画册,通过爱xx旅游网、xx县旅游信息网、xx市旅游政务网、xx省旅游政务网、心动xx等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对外宣传。
二是节庆搭台。坚持以节为媒、以节兴旅,精心组织策划一批富有特色、影响力大的活动。2012年4-5月以纪念张澜先生诞辰140周年为契机,成功举办民盟陈列馆开馆、张澜思想研讨会、张澜画传首发、民盟林启动等主题活动,依托名人效应集聚了人气、提高了知名度;2013年3月依托xx市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xx县首届桃花节,举办有机食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风情书画展、桃花诗韵邮票展、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精品展及采风等活动,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2014年策划举办“诚信天下·信用中国”微电影大典,邀请国家有关部委、业界专家学者、国内一线名导明星参加微电影拍摄基地授牌仪式和施瓦辛格低碳中国行活动;2015年3月成功举办了2015年xx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版),成为xx乃至xx展示新形象的盛会!
三是创新载体。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各类宣传载体,构建全方位的乡村旅游大宣传格局。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展板专栏、led等宣传手段,加大对xx旅游资源、特色景点、人文底蕴等的深度报道、广泛宣传,先后在xx新闻网、xx在线、省政府门户网站、xx日报等策划推出了有深度、有影响的稿件74篇。通过在城区主要交通要道、国道212线xx段、成都重庆相关重要交通节点、双流机场等地设立大幅广告、发放“相约xx·桃醉天下”、“游充国田园·享有机生活”等主题宣传标语、征集xx旅游形象宣传语等方式,提高了xx乡村旅游的知晓度。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旅游交易会、旅游推介周等活动,成功推出xx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精品旅游路线8条,进一步拓宽了乡村旅游市场。
(四)以创新旅游机制,构建发展“源动力”。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多方共赢,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系列“瓶颈”问题,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集中打造重点旅游项目。按照“立项统筹、规划引领、各司其职、联动推进”原则,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张澜故居、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古楼桃园等重点旅游景区,确保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坚持“全域开放”、“非禁即入”,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融资、业主建设”模式,成功招引xx石化川西地产投资18亿元进行化凤山文化旅游开发和棚户区改造、xx九洲集团投资11亿元进行华夏忠义文化产业园建设、xx明和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现代农业博览园,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瓶颈。
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大力推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发展模式,促进了景区开发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有机循环第一村、百科有机园等业主通过租赁农民土地支付租金、返聘农民为产业工人支付工资,将低效益的土地变成了群众增收的“聚宝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0元以上。古楼桃园新村、张澜故居等景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建农家乐,2013年首届桃花节、品果节以来,古楼香桃旅游区农家乐实现年均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一般规模的农家乐纯收入达1万元。
三是创新政策引导机制。树立“以资源换资本、以项目换投入”的理念,加快制定完善各类优惠政
旅游局2012年—2016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工作打算
点击下载
上一篇:粮食局2012-2016五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养老护理员培训
本文2016-10-18 09:55:49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232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