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县精准扶贫培训会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6-10-15浏览:2235下载202次收藏

在全县精准扶贫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培训会。这既是精准扶贫业务培训会,也是经验交流会,更是重点工作推进会。刚才四位同志分别从产业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支持扶贫及干部驻村帮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宣传了扶贫政策,都讲的很好,对与会的同志应该有所启发,必将更好地促进我县精准扶贫工作。下面,我就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工作,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来,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抓的非常紧、做的非常实,多次接受了省督查、市暗访,年终考核在全市插花县名列第一,省市充分肯定,工作成效明显。回顾去年,尤其是2015年7月份以来,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呈现出“三个前所未有”的特点。  

    第一,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县委、县政府将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政治担当,重视程度空前。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军事化作战原则,县、乡(镇)、村层层签订扶贫攻坚军令状,成立了扶贫攻坚指挥部,制定了脱贫路径图,乡镇成立扶贫办公室,并配备专门的扶贫工作人员,精准扶贫工作体系、责任体系已经建立,全县上下对精准扶贫工作认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县委、县政府、县扶贫攻坚指挥部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和黄梅实际,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3155工程”实施意见》等事关扶贫工作全局的文件,修改完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专项方案,为精准扶贫做好顶层设计。我县产业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低保按标施保等工作方案已经出台,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医疗救助、教育扶贫工作方案即将出台。三是建立工作机制。领导重视抓落实。我县先后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6次、政府常务会议3次、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专题会议6次,定期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强化督办抓落实。从8月开始,县“两办”、纪委、组织部、农办、扶贫办等部门联合组织专项督查多次,重点督查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派驻、乡镇扶贫干部配备、“三个一”载体建设、干部结对帮扶等工作进展情况,下发专项督查通报4次,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强考核抓落实。在年底综合考核中,首次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发展考核范畴,进一步强化了乡镇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识。  

   第二,精准深度前所未有。一是精准识别有力推进。按照“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群众公认、结果公示”原则,全县上下用了4个多月时间,经过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低保按标施保核查、精准识别“回头看”、建档立卡工作“回头看”等工作,重新识别贫困对象30335户、79848人,调出非贫困户11098户、26083人,调入新增贫困户7587户、26083人,认定2014年脱贫2859户、8431人,2015年预脱贫4779户、15183人,认定2015年底存量贫困人口22635户、56234人。二是驻村帮扶实现全覆盖。对72个贫困村计划分三年全面实施贫困村脱贫工程。停前刘壁、五祖白羊、独山花园、柳林南北山、大河大庙等25个2015年出列的贫困村投入较往年大幅度增加,一大批整村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整合省市县乡干部资源,其中,县派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114人,做到扶贫工作队全覆盖。实行“432”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发动县直、乡镇和村干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现了3万多贫困户干部结对帮扶的全覆盖。三是精准扶持到户到人。上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摸清贫困户家庭情况,掌握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确定有产业就业帮扶需求的15543户、46073人;有易地搬迁意愿的1435户、3384人;政策兜底(含五保和低保)14419 户、29927人,医疗救助16982户、42795人,就学帮扶需求10805人。引导、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联保,带动贫困户脱贫。截止目前,康宏粮油、龙成油茶、万果公司等400多家各类市场主体已签订帮扶脱贫协议书5000份,有力地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  

第三,投入强度前所未有。按照“统筹协调、规划先行、精准投入、全面推进”的整合原则,2016年,计划整合各类资金1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其中,产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1500万用于发展扶贫小额信贷、1500万用于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帮带贫困户的市场主体购买服务);成立扶贫开发公司,注入资本金2000万;整合财政资金2000万元,用于大病医疗救助;三年共整合部门资金7200万,用于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为推进“三个一”载体建设,县财政解决工作经费240多万元。大多数县直部门克服困难,加大对贫困村、驻点村投入力度,帮扶资金基本达到了5万元,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县财政局、综改办、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总工会、人行、建行、工商局、发改局、人社局、卫计局等20多家单位超额完成帮扶任务。同时,涌现出了像科普达等一大批热心扶贫事业的企业,和妙乐法师、小溪村朱友军(为村级公路建设捐资30万元)等一大批爱心人士。  

当然,我县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镇村对精准扶贫工作重视还不到位的问题;二是还存在民主评议不到位、识别对象不精准的问题;三是“三个一”载体建设还不规范的问题,亟待完善;四是驻村扶贫工作队责任有待强化,“一对一”帮扶措施还不扎实,贫困群众脱贫办法还不多。据了解,国家审计署已经开始在麻城市就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等扶贫工作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专项审计,湖北省审计厅还将对全省扶贫工作进行专项审计。全县上下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在精准扶贫的问题上丝毫不能懈怠,作风上要更务实,工作上要更深入,要举一反三,抓紧整改。   

二、如何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之首,是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的主渠道和主动力。对于产业精准扶贫,市委刘雪荣书记在总结调研各地扶贫实践中提出“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所谓“五位”即“五方”:政府、银行、保险、市场主体、贫困户,“一体”就把这五方的积极性和利益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刘书记曾将这“五位一体”的模式形象比喻成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航母战斗群”,充分发挥“政府有形”和“市场无形”这“两只手”作用,将精准扶贫、“造血”扶贫等要求贯穿其中,既体现中央和省委的扶贫政策精神,又体现黄冈革命老区的市情,是推动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途径。  

在“五位一体”的模式中,政府是主导方,是产业扶贫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负责顶层设计和出台精准扶准政策,尤其是要无偿提供贷款贴息和扶持资金;银行是资本提供方,按照政府扶贫部门注入的贷款风险金1:5-1:10的比例确定发放贷款;保险是风险的化解方,在风险发生时确保贫困户收入不减、市场主体利益不损、银行贷款不落空、扶贫效果不受影响;市场主体是产业的带动方,通过向政府出售服务、向贫困户提供服务,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贫困户是受益方,在各方的共同帮助下实现如期、长久脱贫。五方的利益通过签订的合同固定下来,按照约定的权利义务履行责任。  

目前,按照“五位一体”模式,我县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县精准扶贫培训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