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研究室两学一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两学一做”从学习身边模范做起》。
我是一名80后,印象当中小时候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都不是很高。初中时,大家的生活条件慢慢好了起来,很多人都说80、90后这两代人见证了祖国经济的腾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硕果,感受到了信息爆炸和高科技应用对生活翻天覆地的影响。然而现在的我们,八卦新闻关心的越来越多,知识储备越来越少;休闲谈资越来越多,静心沉淀越来越少;盲目攀比越来越多,甘于奉献越来越少。“两学一做”是一场及时雨,他清醒了我们已经迷茫的眼神,敲打着我们迷失的心。
从事文字工作的这些年里,评先评优的事迹写了不少,院里的新闻报道一直在做,基层法官平时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有时候跟随业务庭的法官走进当事人的家中或送达、或调解,虽未真正一线审案,但已经深深感受到了群众的期盼、他们肩上的责任以及他们心中的不解和委屈。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我应当学习的模范。很多时候,他们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当事人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是不理睬,但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们始终坚定信念,用无限的真诚和最大的热情去化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无怨无悔。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时常看到报纸上刊登出某某地方的法官背国徽下乡、坐田边开庭的图片新闻,总感觉里面或多或少有作秀的成分掺杂其中,但直到有一次一位派出法庭的法官邀请我一同参加一起案件的调解,我才发现一线承办法官的艰辛或许没有参与的人真的没有资格去评头论足。那次亲身经历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真正将“两学一做”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之中,践行在辖区乡土之上。
案件的前因后果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家住同一村组的两位老汉,因为集体机动田补偿问题大打出手,该案经镇派出所、司法所多次调解均无果而终。面对两位均已年逾古稀的老人和情绪激动的家属,承办该案的法官认识到并不能解决问题,从补偿田分割入手,或许才能化解双方的心结。
夏天雨后的早晨还是有些凉意,当承办法官带着书记员走进村委会时,原告的亲属已经坐满了一间办公室,被告远在浙江务工的子女则焦虑地坐在另一间办公室。从早上九点开始,承办法官便不停地在相隔不远的两间办公室之间来回串,从双方是否愿意接收调解,到医疗费用的分担,再到补偿田地的分割办法,双方家属的意见在慢慢的靠拢。当时针走过12的时候,初步的调解方案已经基本谈妥。“谈好了就不要等了,现在就去。”他随即带上卷尺,同村委会工作人员、双方当事人和亲属代表一同前往争议田地。争议田地离村委会不远,但是处于一片农田当中,又刚刚下过大雨,道路泥泞,田埂上已经无处下脚。“脱鞋直接下去量吧。”虽然旁人再三劝阻,告诉他在田埂上指挥丈量工作便可,但他仍旧麻利的脱去鞋子、卷起裤腿,走下了田地。丈量、拉线、钉桩,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田地就已分割完毕。当随后赶来的双方亲属看到这一幕,均感动不已。田地分割完后,承办法官将双方当事人和子女叫到一起再次劝起了和。这次得到的回答是:“庭长,就冲您今天二话不说直接下田这做法,我服。”
这篇新闻报道已经登出来很长时间了,但是至今每每整理资料时看到照片我仍然感触良多。或许我们读起党章、学起文件来感到没有那么生动,那么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打量一下身边,他们工作中的朴实无华是否能唤醒心中的那份感动?
我时常在想“两学一做”带给了我们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内心强大的支撑,面对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激情不褪、学习不滞、勤奋不减,一步一步把面对党旗做出的庄严承诺变为现实,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属于基层法官更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两学一做”从学习身边模范做起》。
我是一名80后,印象当中小时候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都不是很高。初中时,大家的生活条件慢慢好了起来,很多人都说80、90后这两代人见证了祖国经济的腾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硕果,感受到了信息爆炸和高科技应用对生活翻天覆地的影响。然而现在的我们,八卦新闻关心的越来越多,知识储备越来越少;休闲谈资越来越多,静心沉淀越来越少;盲目攀比越来越多,甘于奉献越来越少。“两学一做”是一场及时雨,他清醒了我们已经迷茫的眼神,敲打着我们迷失的心。
从事文字工作的这些年里,评先评优的事迹写了不少,院里的新闻报道一直在做,基层法官平时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有时候跟随业务庭的法官走进当事人的家中或送达、或调解,虽未真正一线审案,但已经深深感受到了群众的期盼、他们肩上的责任以及他们心中的不解和委屈。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我应当学习的模范。很多时候,他们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当事人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是不理睬,但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们始终坚定信念,用无限的真诚和最大的热情去化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无怨无悔。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时常看到报纸上刊登出某某地方的法官背国徽下乡、坐田边开庭的图片新闻,总感觉里面或多或少有作秀的成分掺杂其中,但直到有一次一位派出法庭的法官邀请我一同参加一起案件的调解,我才发现一线承办法官的艰辛或许没有参与的人真的没有资格去评头论足。那次亲身经历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真正将“两学一做”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之中,践行在辖区乡土之上。
案件的前因后果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家住同一村组的两位老汉,因为集体机动田补偿问题大打出手,该案经镇派出所、司法所多次调解均无果而终。面对两位均已年逾古稀的老人和情绪激动的家属,承办该案的法官认识到并不能解决问题,从补偿田分割入手,或许才能化解双方的心结。
夏天雨后的早晨还是有些凉意,当承办法官带着书记员走进村委会时,原告的亲属已经坐满了一间办公室,被告远在浙江务工的子女则焦虑地坐在另一间办公室。从早上九点开始,承办法官便不停地在相隔不远的两间办公室之间来回串,从双方是否愿意接收调解,到医疗费用的分担,再到补偿田地的分割办法,双方家属的意见在慢慢的靠拢。当时针走过12的时候,初步的调解方案已经基本谈妥。“谈好了就不要等了,现在就去。”他随即带上卷尺,同村委会工作人员、双方当事人和亲属代表一同前往争议田地。争议田地离村委会不远,但是处于一片农田当中,又刚刚下过大雨,道路泥泞,田埂上已经无处下脚。“脱鞋直接下去量吧。”虽然旁人再三劝阻,告诉他在田埂上指挥丈量工作便可,但他仍旧麻利的脱去鞋子、卷起裤腿,走下了田地。丈量、拉线、钉桩,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田地就已分割完毕。当随后赶来的双方亲属看到这一幕,均感动不已。田地分割完后,承办法官将双方当事人和子女叫到一起再次劝起了和。这次得到的回答是:“庭长,就冲您今天二话不说直接下田这做法,我服。”
这篇新闻报道已经登出来很长时间了,但是至今每每整理资料时看到照片我仍然感触良多。或许我们读起党章、学起文件来感到没有那么生动,那么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打量一下身边,他们工作中的朴实无华是否能唤醒心中的那份感动?
我时常在想“两学一做”带给了我们什么?是信仰!信仰是内心强大的支撑,面对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激情不褪、学习不滞、勤奋不减,一步一步把面对党旗做出的庄严承诺变为现实,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属于基层法官更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法院研究室两学一做演讲稿
点击下载
上一篇:法院刑庭书记员两学一做演讲稿下一篇:投资服务局两学一做演讲稿
本文2016-09-18 09:42:35发表“演讲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187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