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档案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业务工作进展情况
1.档案服务
为领导决策服务。围绕青岛自由港制度等主题编印《档案信息专报》和《青岛近代历史简介》等资政信息,李群书记专门做出批示:“这些资料请市委研究室阅存,并要求市委督查室将电子版转发相关部门。
为青岛apec会议档案服务。调研制定《关于做好青岛市apec会议档案工作的通知》和《apec会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明确各工作组归档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建立由各工作组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组成的档案工作网络;制定apec会议档案整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确保文件材料及时完整规范归档,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质量。我局apec会议档案服务保障工作得到市政府有关领导肯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重大活动组织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为重大接待活动服务。按照市委要求,及时向市委提供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青、青岛列为沿海开放城市30年来城市发展、崂山水库建设与搬迁、青岛市计划单列市审批以及青岛与德国历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所需档案资料,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完成相关拍摄任务。
为人民群众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积极开展档案查阅利用接待服务和利用服务情况通报工作,及时为局馆领导和相关处室提供文档利用情况。上半年,共接待利用者2753人次。各处室密切配合,举办了青岛市第四届“档案馆日”暨“人民群众走进机关”开放日活动,开展现场捐赠、“青岛档案信息全域共享服务”和“青岛档案”微信服务系统启动仪式、《寻找逝去的记忆》微电影首映式、赴外征集影像资料播放、参观档案工作流程、家庭展、摄影展等活动,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档案工作社会监督员、部分市直机关专职副书记及媒体记者,共100多人参加了活动。同时,统筹组织各区(市)档案馆也举办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档案馆日”活动。此次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网、《中国档案报》、《青岛日报》和青岛电视台等十几家媒体纷纷进行大篇幅报道,《青岛日报》于6月12日专门辟出2个整版予以报道。
为文化青岛建设服务。首次联合中新社拍摄6集电视专题片《一战与青岛》,与青岛电视台联合制作《青岛方言》新闻专题片在《今日60分》播出;举办《见证青岛开放30年》展览;与青岛四中签订共建教育基地协议,并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共建意向;《青岛城市历史读本(1949-2008)》获青岛社科规划立项;稳步推进《胶澳商埠档案史料选编(二)》、《山东及其门户--胶州》和《青岛全书》影印等史料汇编编辑和校译工作;策划《青岛日报》胶济铁路通车110周年专栏,截止6月底已发稿近10期。
2.档案资源建设
拓展档案接收范围。为深入贯彻国家档案局10号令,制发《关于贯彻10号令编制报审〈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通知》,对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上半年共接收档案资料1.4万卷(件、册),其中接收1949~1985年《青岛日报》391册,早期青岛气象档案79卷,德国老建筑档案316份,为研究青岛历史提供了更翔实完整的档案资料。
与《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等主要媒体联合开展“见证青岛开放30年”档案征集活动,通过开辟《百姓讲述·我经历的开放30年》专栏,向市民征集相关展件,并进行了新闻深度报道,共征集照片80余张、捐赠实物100余件。
继续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参与全市重大活动拍摄,拍摄完成中、小学和工程农贸市场、搬迁企业视频模板并制定完成拍摄标准,主动拍摄记录青岛城市历史面貌和发展变化情况。
此外,我局对外档案征集工作得到国家档案局肯定,在境外档案征集工作座谈会上我局介绍了经验做法。
3.档案监督指导
完成机关年检。制定印发年度检查标准,召开机关工作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对市直机关档案工作实施年度检查。通过每月一次的在线检查和不定期的现场指导,督导各单位做好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规范整理工作,确保应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整理规范。截至目前,164家受检单位基本完成年检标准要求的各项工作。
印发《已归档废止、失效文件处理办法》。为规范各单位已归档废止、失效文件管理,制定《已归档废止、失效文件处理办法》,明确提出已归档废止、失效文件的标注要求,要求各单位继续归档保存已归档废止、失效文件,保持已归档废止、失效文件档号和保管期限不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销毁这些文件。
重点建设项目监督指导。对青岛原油码头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业务指导,参与滨海公路一期、大唐招远金岭风电等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织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工建造基地(一期)1#、2#滑道及码头项目档案专项验收,配合国家档案局对青岛海湾大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项目档案巡检,并帮助地铁形成了一个改进地铁项目档案工作的方案和建议。
建立档案馆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组织对各区市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情况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研,从馆藏档案资料总量、馆藏档案资源现状及年度接收情况等各方面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档案馆目录数据库建设、原文数字化的数量、完成比率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分类统计,积累了各区市档案馆业务发展情况第一手材料。
4.信息化建设
智慧档案馆建设列入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启动智慧档案馆软件开发,开展二轮功能需求调研,制定《功能需求方案》,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邀请国家局和部分省局的档案信息化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目前,项目组根据专家们就相关功能和管理专业数据库、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及电子档案保存格式、rfid、ocr技术的应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
实现馆藏电子文献库在线查阅。馆藏《山东地方文献大典》、《中国档案报》和《人民日报》大型电子版文献数据库成功嵌入数字档案馆系统实现在线查阅。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挖掘策略与方法研究》科研项目获国家档案局科技立项。
5.基础业务和安全管理工作
实施第三批数字档案异地备份及第一批数据恢复测试。完成第三批52盘磁带、29tb数据备份,并对第一批数据进行了数据恢复测试,备份数据安全性和可读性均没有问题。
完成青岛地方法院等全宗的馆藏档案缩微工作和接收上传馆藏数字化档案工作。
完成物业重新招标,监督指导物业开展日常工作,修改完善物业人员岗位职责和规定,组织岗位培训,加强内部管理。
二、党建和机关建设情况
1.学习型机关建设。制发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实施意见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施意见,每月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分层次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开展“我读过的一本书”,处级以下干部撰写心得体会63篇。
2.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党务干部培训,上报2名优秀共产党员事迹,表彰2个集体党员示范岗、6名个人党员示范岗和8名优秀共产党员,举办“庆七一·卡拉ok和诗朗颂”歌咏比赛。机关党建工作在全市79个单位名列前3位,我局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机关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并在《青岛日报》和《岛城先锋》刊登。青岛机关建设网刊登信息30余篇。
3.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实施方案》,进行省级文明单位责任分解。开展我是兰台先锋优质服务大提升活动,文档连心桥被市委市政府继续评为机关名牌。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共捐款26000余元,青岛晚报予以报道。完成66人学雷锋文化教育服务队的统一注册任务,组织6次道德讲堂。网络文明传播圆满完成上半年工作任务。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组织参加六项联赛、登山、万人健步行、行步走等活动。
4.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廉洁青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解等 5个实施意见,我局的经验和做法在《纪检监察信息》刊登。组织正局级领导、处级领导干部德廉知识测试报名工作,局馆领导、处级干部签订整治会所中的歪风责任书。青岛廉政网报道信息10余篇。
市档案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本文2016-06-22 05:25:01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041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