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秀法官推荐材料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6-06-16浏览:2867下载138次收藏

滕永双,男,汉族,1967年5月出生,山东省平度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在读),中共平度市第十二届党代会代表、中共青岛市第九届党代会代表。198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历任平度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平度市人大法工委秘书、平度市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庭长,现任平度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全院执行、行政庭、法警大队等工作。该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坚持秉公办案,清正廉洁,不断开拓创新,取得显著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本院干警的高度赞扬,先后获得“全省法院系统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首届“青岛市十佳法官”、“青岛市劳动模范”、“平度市劳动模范”等近60个平度市级以上荣誉称号,3次被山东省高院记个人二等功;他在蓼兰法庭担任庭长期间,该庭连续九年在平度市法院和蓼兰镇年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先后三次被记集体二等功,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庭”称号等39个集体荣誉。他自2007年6月担任平度市人民法院副院长以来,大力推行“阳光执行”新机制,发扬“说尽千言万语,走过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排除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将平度法院十多年积累下来的所有疑难复杂已引起国家赔偿的案件全部化解,实现了三个月执行零信访,成为青岛市法院系统信访最低的法院。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对平度法院推进“阳光执行”破解“执行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青岛市委领导、青岛中院院长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平度法院“阳光执行”的经验。  

真抓实干  勇挑重担创一流  

1999年1月,滕永双通过竞争上岗担任了蓼兰法庭庭长。当时,蓼兰法庭只有几间旧平房,积案较多,有的积案长达十几年。面对这些挑战,滕永双提出了“打好翻身仗,三年大变样”的目标,结合法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书》,与每位干警签订了责任状,开展了办案竞赛活动,定期进行考核。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早上三、四点钟就起床,心里装的是案子,脑子里想的还是案子。我到蓼兰工作后,遇上镇里清理基金会贷款,我姨家表姐也在清理之列。面对曾经资助自己完成学业的表姐,滕永双犹豫过,她的几千元是小事,但看到那么多人的眼光都在盯着自己,滕永双一咬牙,宁肯得罪老亲戚,也不能得罪老百姓,还是执行了。一个月的时间,执行上来600多万,全镇还贷工作顺利完成,不但打赢了一场经济仗,而且打赢了一场政治仗、人情仗。  

在蓼兰,人们都说:“法庭办公室的灯熄得最晚,亮得最早。”滕永双带领干警每周二、周四的“凌晨执行”行动雷打不动,办案十几个钟头不吃饭、不睡觉是常事,滕永双也因此得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干警的尊重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当年年底,蓼兰镇党委、政府为了改善法庭的办公条件,在7个部门租住民房办公的情况下,将条件最好、原招商办使用的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二层楼交给法庭使用,法庭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3月,按照平度市法院规定,任期满三年的法庭庭长要易地交流。当时院领导找滕永双谈了话,准备调他回院机关工作。当地的老百姓听说后,纷纷找到镇党委政府,请求不让滕永双走,最后法庭辖区内三个镇的党委书记、镇长一起找到法院领导,代表群众要求将滕永双留下。就这样,滕永双被破例留在蓼兰法庭工作,一直到2007年6月担任法院副院长。  

迎难而上  不向人民群众打白条  

 “执行难”是法院工作的难点、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信访的重点。多年来,滕永双坚持“以执行促审判、以审判带执行”的工作思路,探索总结出执行“六法”、说服教育“六笔帐”、执行“五到、五心”原则等,受到青岛市委、中院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青岛市政法系统推广。案件执行不再难已经成为蓼兰法庭的亮点和品牌,新华社、《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在此基础上,滕永双注重发挥全庭干警的整体优势,对案件进行合理搭配,制定了“重大案件稳妥办,疑难案件扎实办,简单案件快速办”的工作思路,有效地破解了案件执行难。蓼兰法庭共有8名干警,8年间,他们在审结8000多起民事、经济案件的同时,执结各类案件4000多件,年均执结各类案件500多件,其中滕永双个人先后执结各类案件1000多件,其中难度较大案件300多件,执结率达到100%,为当地挽回经济损失1.5亿元,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执行难”在蓼兰法庭不再难,不向人民群众打白条,已经成为蓼兰法庭的一个亮点和品牌。

滕永双担任法院副院长后分管执行工作后,转变司法理念,创新执行机制,推行了“以执行法官挂牌当事人选择法官、执行案件挂牌法官竞办”为主要内容的“阳光执行”新机制,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实行全院法官竞办,化解了大批“国字号”、“省字号”执行信访积案,孙明健、窦在友、张玉香、戈淑艳、荆学森、梁吉福、乔亚力等青岛市级以上信访积案得以全部彻底化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平度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法院执行满意率达到100%。

滕永双始终做到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发扬“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走尽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的精神,全心全意做好分管工作。对疑难、复杂、重大案件,亲临现场指挥,身先士卒,带头上阵,执结了大量“骨头案”和陈年积案。在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平度法院共执结积案650件,提前3个月完成了清理积案任务,纯执结数在青岛市法院系统排名第一,彻底化解了历年累积下来的“国字号”、“省字号”缠访积案,受到了当事人的广泛好评。在杜忠申请执行一案中,因被执行人鞍钢建设公司海南分公司是“虚构”的一个公司,且公司实际所有人提供虚假担保,致使案件立案十年无法执结,杜忠之父杜新农常年到国家、省、市各级机关信访。滕永双作为分管执行副院长,亲自挂帅,带领执行法官南下海口,北上鞍山,历尽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查工商,查银行,查户籍,不放过任何一点有关鞍钢建设公司海南分公司及其实际所有人王传高的蛛丝马迹,最终将该案完全执结。当30万元案款交到杜新农手中时,杜新农全家万分感激,送来了锦旗,表达了全家人的心声:“十二年间,辗转流离,把辛酸尝遍,悲痛竟成末路苍生;一柱擎天,万众所望,更执法如山,狂喜再做盛世黎民。”青岛中院院长对该案的执结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在青岛市法院系统推广平度法院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破解执行信访积案的经验和做法。  

立足大局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一名法院的副院长,滕永双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始终把每一件纠纷的处理,都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具体实践,通过个案的公正办理,来引导、教育人民群众理性、有序地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认为,法院的工作只有贴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滕永双组织全院执行法官对涉企案件进行了清理,先后组织和带领执行干警赴外地执行128次,执结涉企案件150余件,为本地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回收资金、渡过难关做出了积极贡献。  

乐星空调青岛有限公司是平度市一家著名的韩商独资企业。该企业先后申请执行黑龙江两家企业的3起案件,标的额总计100余万元。为保护韩资企业合法权益、展现平度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投资环境,滕永双亲自带领两名干警赴黑龙江省执行。当天,经过3个多小时耐心的解疑答惑和阐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其中一家公司将涉及该公司的2起案件的案款全部付清。第3起案件虽然标的额较小,但却因为被执行企业是当地的支柱企业,其法人代表是全国人大代表,十七大党代表等原因,当地法院拒不履行协助义务,当地工商银行也拒不配合法院查封帐户,反而帮助企业转移存款,致使案件执行陷入困境。面对这些困难,滕永双当机立断,研究确定了“三板斧”的执行方案,即赶赴黑龙江省高院求援,要求当地法院协助执行,打破地方保护;给被执行单位送达相关法律文书,查封该公司办公楼的一层,传唤该公司的负责人,对被执行单位施加压力;对工商银行做出罚款30万的决定书及责令其恢复转移款项的通知书,牵住该案的“牛鼻子”。面对一系列的强硬措施,案件出现转机,当地法院开始积极配合,工商银行行长及相关责任人悔不当初,被执行人单位也全部履行义务,案件成功执结。在这三起案件中,滕永双带领执行干警北上千里,不畏艰险,巧用执行策略,仅用五个工作日的时间,执行回118万元,维护了韩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韩国企业家们的高度好评,也赢得了被执行人的尊敬,树立了平度法官严格执法、公正无私的良好形象。  

在行政审判工作中,立足全市大局,积极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多次组织指挥一系列重大案件的执行,特别是顺利完成南关、北关拆迁工作和计生局社会抚养费执行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的城区改造进程,支持了计划生育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好评。在执行城关街道乔家村乔亚利占用村委服务大院一案中,考虑到乔氏父子曾先后冲击市委机关大楼、非法扣留公安人员等,行为极为嚣张,身为法院副院长的滕永双不顾个人安危,亲自上阵,研究、制定执行方案,利用被执行人及其妻外出时间,将其妻拘留,并移交司法机关,以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使该案在顺利执结的同时,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牢记宗旨  勤政为民办实事  

滕永双是个农家孩子,深知老百姓生活不容易,到法庭打官司更不容易。他经常教育全庭干警,只要是老百姓来咱门上,千万别摆什么架子,给人倒杯水,让个座,小不了块。尤其是对老人打的那种赡养官司,不管多忙,一定把赡养费给老人送上门去。虽然钱不多,但老人已经很不幸了,要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还有给他们做主的。多年来,滕永双和同事们曾把献血的几百元补养费资助给生活无着的当事人和身患癌症的下岗职工;每当来“打官司”的大爷、大娘们拉住他诉说冤屈时,滕永双总是伸手相扶,热情劝慰。来找办案的事,他总是马上记在本上,抓紧办理,从不敷衍了事。因此,人们都说蓼兰法庭把群众当亲人。1998年3月,万家镇店上村妇女孙锡英的丈夫被农用车撞死,自己也伤残满身。因两个被执行人一直逃避在外,反执行能力很强,其中一个还与老婆协议离了婚,把财产全部落入其妻名下,原审法庭中止执行,49000元的赔偿费一直未支付。孙锡英求亲告友借钱安葬丈夫,给自己治病,供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一家人生活陷入绝境,终日以泪洗面。针对这种情况,滕永双制订了详细的行动计划,适时改变执行策略,经过20多次上门执行,终于在2006年4月把这起久拖未执的案件执结。孙锡英颤抖着双手接过来之不易的活命钱,悲喜交加,泪如涌泉,当场跪倒在滕永双和执行干警面前。  

在各类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过程中,滕永双十分注意化解各种矛盾,尽最大努力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2005年夏天,滕永双带领干警到白埠镇执行一起欠款案,当事人为逃避履行义务,将家中唯一值钱的联合收割机转移到他老母亲居住的院落内,并用红砖将院落封死。干警们来到后,还没等拆墙,老大娘就躺在警车前,大哭大喊,要死要活,上百名村民把干警们围了起来,执行陷于僵局。滕永双悄声告诉同志们:“一定要保持冷静,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避免事态扩大,换位想想,如果这个老人是咱们的娘该怎么办?”于是滕永双蹲下来,和同事小徐一人拉住大娘的一只手,掏出手绢给她擦去脸上的眼泪,跟她和风细雨地交谈。正是7月份的炎热天气,在太阳底下一说就是4个小时,终于将老大娘劝到屋里,又让司机开车去10里路外买回包子,让她吃饭,老大娘感动地泪流满面,最后她主动做好家人和村民的工作,交出了收割机,还将干警们送出了村外。  

铁肩担道义,丹心映天平。滕永双十几年如一日,用一颗赤诚的心,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着。他无愧于庄严的国徽,无愧于神圣的天平!  

优秀法官推荐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