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全镇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明确阶段性任务,抓好当前主要工作,切实治理好“脏、乱、差”现象,实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不断美化全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逐步提高广大群众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着力打造一个整洁优美、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优美乡镇。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全面开展镇区的环境与卫生整治工作
1、当前主要工作
(1)清理镇区的垃圾渣土,净化镇区环境卫生。清理街区堆物堆料、垃圾、渣土,确保道路干净整洁。
(2)治理白色污染。集中整治和日常维护相结合,确保镇域范围内主干道范围内无白色污染物。
(3)取缔占道经营、无照经营。取缔主干道周边的无照经营、占道经营。
(4)规范户外广告、标语等,清理非法广告、摊点乱设乱摆和支棚搭架,规范设置摊点和支棚搭架。
2、阶段性目标
(1)完成滨河广场改造和街景立面改造工程。拆除道路两侧的违法建筑、彻底清刷沿路建筑物上的污垢、非法小广告和乱涂乱画等。
(2)规范各类标志牌、广告牌。统一规格,进一步规范、完善公路指示牌,清除私设及不符合要求的牌匾。
(3)做好道路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确实整治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问题。
3、长期目标
切实加强对镇区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无占路经营、无私搭乱建、无卫生死角、无乱停乱放、无乱涂乱画等现象的发生。对重点地段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修复、完善,全面实现镇区干道周围的美化、亮化和净化。
(二)全面展开全镇各村环境整治工作
1、当前主要工作
(1)治理乱堆乱放。进一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全面整理各村道,解决乱占村道的现象。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的柴草、杂物等,按时打扫庭院内的卫生,各村要做到柴草码放整齐,院内做到物料堆放有序。拆除各村侵占道的建筑,清理各村坍塌破房、残墙断壁等无用建筑。逐步整治猪圈、羊圈、牛圈等,及时清除村内的粪堆、肥堆。
(2)清洁厕所。采取多种形式和综合措施,提高农村厕所的净化水平,消灭蚊蝇虫蛆,逐步改善入厕环境,消除卫生隐患。村委会、学校及供群众使用的公共厕所,要做到有专人负责,及时保洁,定期清理粪便。结合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程,达到水冲洁厕。逐步解决村内污水乱排、乱倒问题,基本实现污水沟渠排放不上街、无溢流。
(3)治理垃圾。全面清理各村的积存垃圾、死角垃圾,清除河道、河沟多年积存的垃圾渣土,捡拾村庄周边的白色污染;实行垃圾密闭化管理,有计划地建立户打包、村收集、镇运送的垃圾管理系统。暂时没有条件实行垃圾密闭化管理的村,对简易填埋场要及时覆土,进行绿化,有效降低暴露垃圾的污染;禁止在河道、河沟倾倒、堆放垃圾,保护黑河水源。
2、阶段性目标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村(社区)环境管理和维护制度。调动全体村民参与村(社区)整治,自觉遵守环境管理制度,自觉维护村庄环境,确保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3、长期目标
(1)干净。从村外到村内,从道路到庭院,基本达到干净卫生,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人畜混居、无卫生死角等现象。
(2)整洁。村(社区)内无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无残墙断壁,村主道无乱贴乱挂、无乱堆乱放。
(3)路畅。入村主干道平整、畅通,无坑洼、无积水、雨雪天不淤泥,便于群众出行和车辆出入。
(4)村绿。村主道两侧因地制宜进行绿化,村边、路边、河沟边、房前屋后绿化美化。
(5)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的管理系统。
(三)全面开展绿化美化工作
1、当前主要工作
以建设绿色生态线为目标,抓好滨河广场的绿化、美化工作和黑河涵养林的维护工作,形成一个绿色家园的优美环境。着力打造生
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本文2016-05-16 22:23:30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938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