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乡2013年工作总结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25-05-05浏览:3021下载235次收藏

2013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一年,也是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核心区、率先奔小康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乡干部群众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2013年区委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产业发展有新突破  

为进一步巩固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我乡结合实际继续加快发展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  

一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传统主导产业,种植水稻4500亩、小麦4200亩、玉米3000亩、油菜2000亩,粮食生产任务全面完成。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促增收。全面贯彻省、市、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粮食和畜禽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坚持做到惠民政策不打折,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  

二是大力发展蚕桑优势产业。紧紧围绕全市蚕桑基地乡这一载体,在灵潼山、金观音、贾家庙村改良桑园500亩,新栽植桑园200亩,该村群众实现人均增收100元。  

三是多极点发展特色农业。按照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金观音村薄壳核桃基地400亩,目前年挂果核桃8000公斤,实现纯收入5万余元;建设音堂村青见柑桔基地300亩,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建成七沟村“生猪+鱼塘”循环养殖基地1个,年出栏生猪2000头,产鱼10吨,鱼苗200万尾,实现纯收入30余万元;新建音堂村禽蛋养殖基地,年存栏蛋鸡2万只,纯收入20万余元;回乡青年蒋友召利用闲置土地建成金观音村简羊大耳朵羊、波尔山羊特色养殖基地,实行“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带领40户农户共同致富;招引业主罗刚投资800万元建设山羊养殖基地;建成张口滩水库、学平水库淡水垂钓基地,休闲农业初具规模。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通过向上争取、农民集资、鼓励乡友捐赠等多途径筹措资金,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完成集镇修编,实施场镇、村布局规划,全面完成金观音等五个行政村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五显庙村新村聚居点占地30亩,规划建房30-50户。目前,已完成三通一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会同芦溪建管所加大违法违规建设打击力度,违法建房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投资400万元,实施五显庙村、青家山村、盐井坝村、音堂村道公路硬化工程,全长12.4公里。目前,五显庙村3.8公里村道水泥路已建成通车。青家山村、盐井坝村、音堂村8.6公里村道水泥路于10月完成招投标工作,目前已完成路基建设,正在进行路面浇筑,预计春节前建成通车。结合李家湾村、法华沟村村道建设,硬化场镇街道100米,场镇形象显著提升。  

三是大力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升钟渠系维护5公里。整治病险山坪塘10处,新建山坪塘5口。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五显庙村、法华沟村2处小二型水库维修改造。投资20万元,实施拦河坝维修加固工程,解决场镇群众安全饮水500户、2500余人。  

四是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投资15万元,建成乡文化广场500平方米,场镇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农贸市场1000平方米、摊位300个,基本实现“坐商归店、游商入市”,市场秩序得到改善。投资15万元,实施场镇围堰治污工程。加大公路沿线风貌整治,投资6万元在场镇入口处建成文化长廊300米,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强了宣传阵地建设。新建垃圾池3个,设置垃圾桶15处,污水处理厂完成立项、地勘和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强化街面管控,场镇垃圾日产日清,场镇车辆停放有序,成功通过市级卫生集镇验收,多次在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排位中名列前茅。  

三、民生问题有效解决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惠民作为行政之要,以富民作为执政之本,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一是改造农村d级危房30户,改造面积3000平方米,达到危改验收标准后,资金足额及时发放。  

二是紧紧围绕“增收扩面”这一工作目标,重点在扩大参保面上下功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基本养老保险、小额保险扎实稳步推进。  

三是大力实施民政济困工程。低保工作对象准确,实现应保尽保,低保扩面30人。大力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全年争取大病医疗救助70人次,争取救助资金20万元。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实施冬春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发放临时救济金15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稳步提升,散居五保对象供养金按时足额发放,资助120名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和小额保险,全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畴。大力实施“圆梦”工程,救济贫困学生入学6人,发放助学金2.5万元。  

四是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培育新型农民、带动百姓富裕”为主题,多次举办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工素质。鼓励乡友企业优先吸纳本乡农民工就业,乡友彭家忠深圳、嘉陵、阆中3个制衣厂接纳顺河务工人员200余人。  

五是计生政策全面落实。积极开展农村独生子女“奖优免补工程”和“关爱女孩行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内。  

六是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着力抓好森林管护,做好退耕还林,造林绿化工作,盗伐林木行为得到有效杜绝。  

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是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紧密结合顺河实际,完善制度,加强队伍,加大依法治乡、治村力度,围绕“打防控”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治安防范工作。与乡派出所共同组建治安巡防队,全年全乡无恶性刑事犯罪发生。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法制宣传,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引导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二是信访维稳深入开展。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乡党委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大走访、查实情”活动,采取谈心、帮扶、慰问等方式,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消除了潜在的上访隐患。认真抓好春节、十一、十八大召开期间等重要时间节点稳控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稳控方案,落实专人对参战涉核人员、老上访户、非法传教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稳控,实现了重要时段、重要节点信访工作“三零”目标。  

三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乡党委、政府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组织力量对消防、危化物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进行安全大检查,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摩托车专项整治,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是党管武装得到夯实。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按照组织健全、队伍素质优良、发挥作用明显的标准,加强民兵队伍管理,圆满完成民兵整组工作,组织基干民兵参与扑灭山火2次。年内经体检政审,认真筛选,为人民解放军输送合格新兵6名。  

五、党的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党建工作整体推进。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全年开展党组织活动70余次,开展支部书记、党员代表、流动党员、大学生村官培训2次,发展新党员4名(其中:大专文化1名,高中文化1名),有效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村支部换届已进入组织考察阶段,村委会换届已进入选民登记阶段,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继续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转化升级后进支部2个。按照“有形象、有内涵、有品质、有品牌”四有标准,成功创建七沟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足额保障,党报党刊征订顺利实施。村三职干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补贴全面落实到位,党费足额上缴。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半年开展一次党建工作“双述五评”,11月底在全乡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冬训工作。深入推行 “党员三关爱”制度,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管理,帮助他们解决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二是党风廉政和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完善考核办法,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检查指导。5月,乡党委成员对全乡各村及五个部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查。注重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制度,乡党委领导与村主要负责人谈话10人次,实施警示训诫3人次。全面推进村务、政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村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乡村干部效能建设,严格执行上、下班签到制度,规范了便民服务窗口坐班、座牌制。  

三是其他工作成效显著。积极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化建设,继续深入,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龙头,制定学习计划,不断加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三民”活动得到落实,主动与嘉陵监狱、区商务局、西管办、粮食局、供销社等帮扶单位对接,落实帮扶计划,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工会、团委、妇联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有序开展。  

2013年,我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乡级财力有限,资金筹措困难,创建规模产业基地难度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较为薄弱,农民增收制约明显;二是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统筹城乡建设与近郊乡镇比仍有一定差距;三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经费欠缺,种养业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XX乡2013年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