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之痛敲醒养老警钟亟待完善“失独家庭”保障制度
基层反映:“失独”之痛敲醒养老警钟亟待完善“失独家庭”保障制度
计划生育已三十余年,我国首批独生子女的父母正步入晚年,少子时代到来、生活成本提高让“育儿养老”的传统观念受到现实冲击。尤其是失独家庭,生活和精神支柱被撼动,而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对“失独家庭”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帮扶,让安度晚年成为其害怕提及的话题。2014年,部分失独父母向当时的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递交《关于要求给予失独父母国家补偿的申请》。次年4月21日,来自全国的240余名失独父母代表再次进京,要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给予回复。今年4月失独父母代表又一次进京。失独家庭正在面临情感煎熬和养老窘迫的双重困境,亟待完善“失独家庭”保障制度,给予更多的政策关怀和社会关爱。
一、失独家庭现状
“失独家庭”是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这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光荣一代”,除了丧失爱子的孤苦外,如今更担心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难题,
1、基本情况。根据中国致公党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1.9亿,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中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独家庭总数已经超过100万。2013年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
2、经济情况。在失独人群中有一部分是因子女生前疾病而负债累累的,在子女离世后还要继续偿债务,从而陷入了经济困境;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并且经济收入较低的失独者,在目前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日常基本生活支出上得不到保障;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失独者,子女的离世使其失去了财产继承者,家庭的经济功能也受到损害。
3、健康情况。根据北京、上海、重庆等市的研究报告数据,目前失独群体尚未全部进入老年阶段,健康状况还未进入严重衰退阶段。但仍有近80%的人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病,据中国网报道,失独父母中约90%的人年龄在50岁上下。他们中,50%的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癌症、瘫痪等重大疾病的有15%。随着失独群体的整体年龄不断攀升,健康问题将会逐渐地凸显出来。
4、精神情况。《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失独家庭”现状与困境》一文中指出由于遭受失独的打击且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因此在精神上,失独群体也往往处于弱势,许多失独父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长期心理压抑导致其不愿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意志消沉,极力躲避世俗人伦。据调查,70—80%的失独父母存在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近半数患有抑郁症。
5、保障情况。今年4月由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将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提高到与城镇水平一致,即分别为270元、340元,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标准动态调整。在这一政策基础上,各地对失独家庭也有相应的补助。2013年4月江西省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的标准,由原来的一次性补助改为长期性补助,独生子女(含收养子女)死亡、女方年满40周岁且未再生育也未再收养子女的家庭,夫妻按不同年龄段标准发放特别扶助金:40至48周岁的
失独之痛敲醒养老警钟亟待完善“失独家庭”保障制度
本文2016-05-10 10:11:37发表“规章制度”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924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