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峥嵘岁月再回首(回忆七十年代的XX港派出所)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6-04-18浏览:2139下载143次收藏

峥嵘岁月再回首

——回忆七十年代的黄石港派出所

   

 

回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岁月,尤其是开启我在黄石港派出所工作和生活期间的尘封往事,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真是:峥嵘岁月忆当年,深情不泯抚秋残。 假我青春四十载,甘洒热血铸平安。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如暴风骤雨般地席卷全中国,作为国家机器之一的公安机关受到严重冲击。在红卫兵和造反派“砸乱公检法”、“踢开党委闹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叫嚣声中,各级公安机关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很多老革命、老领导、老干部纷纷被造反派和不明真相的群众进行揪斗,甚至连普通民警也未能幸免,惨遭他们批斗和殴打,社会秩序几乎乱了套。

基于这种严峻的形势,为了恢复法治、维护社会稳定,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坚决措施,对各级党政机关、要害部门以及农业、工矿企业和大专院校实行“三支”(支左、支工、支农)“两军”(军管、军训)。我们黄石市公安局也不例外地实行军事管制,其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黄石市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时任“军管会”主任的是黄石市人武部政委藏占池。

黄石港派出所开始时在沿江街办公,后来搬到黄石港市委大院内办公。七十年代初在黄石港文化馆露天剧场旁(即现在黄石港分局治安巡防六(七)大队所在地)新建三层楼的办公,在地下室建二间临时关押室,还有会议室、厨房、洗浴室、厕所、猪圈等。

当时黄石港派出所的建制是35人。所长周贤德,指导员王玉璋(后调任市局四科科长),副指导员范先灿(后升任区法院院长),内保民警樊东成(任所党支部委员),行政内勤姚少南,户籍内勤钱庆纯,刑事组长宋波华,民警陈佑春(后升任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龚邦林,治安组长鄢烈祖,民警朱兴无;户籍一组组长高维保,民警曹炜、柳平、简林生、杜长松、游庆华、董文斌等。户籍二组组长杨会清、民警戴新建、罗建中、杨烽、胡安全、胡士猛等。后来又陆续调来民警:柯旭仁、王春生、赵新建、乔卫国、张建华、王晓群、夏伯华、胡胜等;食堂炊事员王桂兰师傅(是从黄石砖瓦厂食堂选调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黄石港派出所既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又是一所培养公安干警的大学校。它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民警察,从这里走出了处级干部7人,科级干部21人,还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省级先进工作者,而市、区两级先进工作者就更多了。

我是1973年4月从黄石橡胶厂选调到公安机关,被分配到黄石港派出所工作的,那年我20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七十年代的黄石港派出所条件差、任务重。不管是办案还是下管段,都是靠双脚步行。当时所里既没有汽车或警车,又没有摩托车,只有几辆自行车。仅有的几辆自行车,只配备给所里领导和管段较远的民警,其他民警都是步行上下班。遇有搜查、清查或抓人等紧急任务时,须经领导同意后,可到辖区单位借车用。我当时的管段是最偏僻、最复杂、路程最远的新闸居委会和国营花湖农场,领导发给我一辆自行车,有了它,我如虎添翼。既省时省力,又提高了办事效率,靠它我及时侦破办结了多起大要案,屡获上级表彰。在半年时间里,我抓获盗窃违法犯罪人员7人,破获盗窃刑事案件12起;快速侦破管段内锁前小学幼儿遭强暴案,将披着老师外衣的徐某某绳之以法;还破获了肉联厂牲猪被盗案6起,追回牲猪2头、猪肉100多斤,为国家挽回了损失,将鄂州杨叶人李某送进了监狱。

统计实有人口是每年年底我们派出所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个管段民警从辖区单位借用保卫干部、居委会主任、组长或治安员组成若干核查小组,利用晚上和休息日,逐家逐户上门,做到底页、户口和本人三相对。坚持“六改六不改”。核查结束后集中数底页。用算盘统计汇总,时间上严格控制把关,即从当年的12月25日至次年元月10日停办户口止,统计出当年实有男女总人数,上报市局。

熟悉“四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峥嵘岁月再回首(回忆七十年代的XX港派出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