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要点
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的工作部署,做好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突破机制体制障碍的重要抓手,向存量要空间,向改革要发展,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再创我县赶超发展机制体制新优势。
按照省州委2016年改革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按照省、州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完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研究制定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制定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方案,开展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试点,完善人才选拔、薪酬调配和劳动用工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创新投融资体制的意见,研究制定县属出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全面梳理经营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研究完善国有产权交易流转监管具体办法。
二是完善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统一平等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权利均等、机会均等和规则均等的发展环境。制定落实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引导参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清理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依法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制定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并启动改革试点。完善认证机构行政审批程序。改进完善工商登记制度。
三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税制改革政策,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开展州与县事权范围确定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清理工作,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逐步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统筹与有效衔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结余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管。落实“营改增”等各项税制改革政策,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领域,力争完成营改增任务。启动土地使用税“以地控税”工作。
四是推进农牧区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推进农牧区土地草场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制定农牧区土地草场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方案。制定农牧区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土地草场经营权规范流转试点方案。稳步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健全龙头企业与农牧民互惠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畜产品产销全覆盖、全过程可监管、可追溯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动态化监管机制。制定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牧区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健全进城落户农牧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续政策。
五是创新地方金融服务机制。研究制定加快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三农”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适当延长涉农贷款还贷期限、增加信贷总量。创新完善农牧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机制。开展农牧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逐步扩大冷水鱼、鸡禽、牛羊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等保险试点范围。规范农牧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牧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农牧区金融抵押担保创新,大力推进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研人员待遇与研究成果应用单位所得效益挂钩机制。改革县以下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实行科技人员报酬与经办承包农牧业项目效益挂钩,推进科技项目评审、科技人才评审和科研机构评估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分类和创新业绩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支持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的机制。
六是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坚持引资金、引技术、引智力相结合,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大力引进新型业态、先进经营模式、知识品牌和高层次人才。扩大向西开放,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巩固和扩大现有经济技术合作、人文交流、工作机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七是完善城乡公共资源要素均衡配置机制。统筹推进城乡公用设施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建立完善农牧区多元投入机制和覆盖城乡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机制,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创新“区域协作”、“精准扶贫”等农牧区扶贫机制。推进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三大并轨”。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一是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结合,保证各项重大改革决策于法有据。完善地方立法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规草案等形式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建立健全立法前后评估制度。建立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建议机制,制定人大预算审查的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程序、办法。研究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制定规范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完善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的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
二是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委关于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研究提出我县贯彻意见。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在社会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制定党委、政府和政协政治协商年度计划制度,广泛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不断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提升政协民主监督实效。
三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机制,修订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行政府及其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基层行政执法力量,结合县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减少行政执法层级,推进综合执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基层执法力量。
四是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县政府及各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制定提出县政府及部门权利清单,确需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汇总目录清单向社会公布。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消化前置性审批。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完成县政府机构改革。推进落实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改革措施,制定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政策。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开展县法院、县检察院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职业保障制度、司法责任制和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及工资、待遇等职业保障制度。理顺基层司法
2016年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要点
本文2016-04-05 16:27:10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834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