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6-04-05浏览:2116下载274次收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深入调查了解xxxx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审视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对xxxx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xxxx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xxxx县作为山区农业县,较长一段时期以来经济一直处在一个以农业化为主的时期,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收入,是福建省重点林业县和南方杂果基地,橄榄、柑橘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xxxx县紧紧围绕打造“省会绿色食品供应基地”目标,立足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坚持以“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为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调减低产低质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加快形成优势突出、规模合理、特色鲜明、长短互补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截止2015年,全县已建立起以茶叶、油茶、金银茶、花卉苗木等为主的5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4.5万亩,高山茶、甜橄榄、西红柿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18亿元,增长4%,种植业粮经结构比例已调整为7.8:92.2;农、林、牧、渔四业产值比已调整为74:10:10:6。  

2、特色产业长足发展。立足全县产业基础、气候及地理条件特点,形成了果蔬、油茶、食用菌、茶叶、花卉等特色产业。茶果业重点培育檀香橄榄、甜橄榄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特色水果生产。同时,抓好下祝等高海拔地区的茶园新垦,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推进产业化经营。2015年全县水果面积达12.85万亩,产量6.2万吨,茶园面积达3万亩,产量达1320吨。畜禽业重点推进获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品种认证的毛脚鸡等优质禽类。同时,以远方牧业为龙头,按照“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肉牛养殖。2015全县肉蛋奶产量14293吨,其中肉类产量12097吨、禽蛋产量2159吨、奶类产量37吨。林竹业围绕建设生态xxxx、绿色xxxx,加快生态公益林和速生丰产林、丰产竹林、名特优经济林工程建设。2015年全县有林地面积1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03%。食用菌业充分发挥桔林、东桥食用菌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珍稀菌种生产规模。2015年全县食用菌栽培 1.02亿袋,鲜品总量11950吨。蔬菜业突出抓好云龙、白樟等西红柿基地,坂东、塔庄等蔬菜基地和下祝、后佳等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2015年全县种植蔬菜20万亩,产量30.76万吨。  

    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生产,持续实施“强龙带动”工程,重点扶持远方牧业、西岸农业、麒麟山茶叶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截止2015年,全县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5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全县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5亿元,增长15.8%,带动农户增收4.6亿元。同时,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逐步完善农业产销经营模式。截止2015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7家,其中,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已申报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项目1个。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全面发展。目前,全县共拥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8个,认证面积达18万亩,带动基地面积27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  49个、绿色食品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  

    4、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坚持以项目为支撑,着力加强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截止2015年,全县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932处,总库容10006.98立方米。全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1.7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9.21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5.02%和75.1%。全县农机总动力13.2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19台,配套农机具达到7000多部。全县农业生产耕、播、收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7.5%、1.05%和2.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4%以上。全县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为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县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随着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也有很大改善。  

5、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注重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着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建设。截止2015年,全县共引进推广地膜覆盖、设施农业、果园规范管理等新技术5项,试验、示范、推广实用技术5项,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对接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农业专项扶持资金从往年的300万元提高到1500万元。整合各类农村信息资源,建立并开通了集电子农务、土地流转、农资配送、手机短信等系统为一体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网站,同时在15个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15个行政村和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点击下载
分享:
上一篇:精神的守望者下一篇:我的中国梦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