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6-03-21浏览:2584下载295次收藏

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调研报告  

   

摘要:权力制约和监督是人类政治生活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处于并且还将长期处于腐败高发易发期,党和国家政权时刻面临着严峻的权力考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筑起防范权力腐败的牢固防线是我们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和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针对当前主要领导干部行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具体给出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几点建议,为下一步党建工作做出了理论指导;最后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驶权利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下一步党建工作特别是反腐倡廉工作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主要领导干部 行使权力 制约 监督 调研报告  

一、当前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互相监督“虚化”。互相监督实际上就是同级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由于同级班子成员之间日常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对存在的问题看得最清楚。但在现实中,由于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往往强调集中多于民主,权力仍高度集中在个别人手里,花钱“一枝笔”、用人“一句话”、决策“一拍板”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了同级相互监督缺位或失位,致使相互监督“虚化”。  

2、制度监督“软化”。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许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和法规,各单位内部也制订了不少有关廉洁从政的规定和制度,但是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应急性、临时性的规定多,注重长效治本的规定少;正面规范行为的规定多,违反规定的处置措施少;过于抽象、笼统、弹性大的规定多,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少;建章立制的多,严格执行的少。致使制度监督的“硬度”不够。  

    3、民主监督“空化”。参与是监督的前提,没有参与,不了解情况就无法进行充分的监督。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纪检部门还是民主党派、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对权力决策参与的层面都不够深和不够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基本没有参与。由于监督的主体对一些重大决策,尤其是权力的运作缺乏了解,加上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民主意识,使监督主体的“知情权”被全部或部份“剥夺”,想监督也无法监督,民主监督流于“空化”。  

二、对当前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监督意识薄弱。一方面,有些领导干部特殊意识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干部强调身份特殊,自以为素质高而没必要接受监督;有的认为组织及他人的监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不愿接受批评和约束。另一方面,下属对领导干部监督的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容易得罪人甚至遭到打击报复,而不敢监督;有的认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2、监督制度不够健全。一是现有的制度、法规出台落后于改革的步伐,缺乏前瞻性,使一些素质不高的领导干部有了可乘之机,从而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腐败现象,例如《礼品登记制度》等。二是一些制度、法规太原则,缺乏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例如《行政监察法》。三是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还没有制定出台较为系统的党内监督条例和反腐败法,尤其缺少对权力行使程序的明确法规,以致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缺少法律权威的支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