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
再接再厉,抓紧抓实
全面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2016年2月26日
同志们:
近年来,全市卫生计生系统以贯彻《精神卫生法》为契机,紧紧围绕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总体要求,以深入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精神卫生工作。大家应该强烈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部门到社会各方,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对我市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各区县分别汇报了工作情况,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xxx总结了全市2015年的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请各区县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补充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 认识再提高,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都能从认识上找到根源。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形势和要求认识不够充分,是影响当前工作推进力度和成效的最根本原因。开展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综合改革工作以来,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实现了由卫生计生部门牵头抓上升为党委综治部门牵头抓,由单一的部门管理上升为社会治理的范畴,由简单的救治救助上升为全面的服务管理。这“三个上升”对于卫生计生部门来讲无疑是推进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最好、最难得的机遇。但个别区县认识尚不够充分,工作推进尚停留在应付层面,导致工作出现进度不够、质量不高、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目前,特改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省综治委即将对我市进行效果评估,为确保市委、市政府“争一、保二、不要三”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大家务必高度重视,及时打通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上的梗阻,解决模糊认识,树立机遇意识,形成抢抓改革试点好机遇、促进精防工作大发展的共识,共同做好全市改革试点工作最后冲刺,为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体系再健全,拓展技术覆盖领域
改革试点以来,全市上下通过争取项目、筹集资金、引进和整合资源、购买服务等方式,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级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全市精神卫生体系得到空前的发展和改善。目前我市拥有市级精神卫生中心1个,区县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5所,实际开放床位达1049张,待各区县项目建设完成后还将达到1500张。这是在座各位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值得欣慰。但我们也应看到,这只是眉山精神卫生体系全面发展的一个起点,我市目前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工作较发达地区尚存在不小差距,我们应再接再厉,不断加强全市精神卫生体系建设。
一是机构建设。各区县要进一步明确辖区承担精防工作的业务技术机构主体和责任,落实责任人。同时进一步加强专业机构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院内管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和全面的的治疗、康复服务。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要尽早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门诊设置。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局《关于加快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科(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和执业人员注册的通知》(川卫办发[2015]282号)要求,市人民医院要设置一个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各区县至少要在一家县级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设置的精神科门诊应当具有1 名以上精神科执业医师。这一重要内容也将纳入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目标绩效考核。
三是康复治疗。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各区县要充分借鉴湖北咸宁先进康复治疗模式,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并建立从“集中救治”到“医院-社区-家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程康复治疗模式,帮助患者恢复认知,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四是心理干预。中央深改办已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纳入重要改革措施实施规划(2016—202
在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6-03-11 09:21:54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