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党课)
2014年12月份,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的时候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这次讲话中应该说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的关系。从总体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两大支柱,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
一、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十八大提出来了,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当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的眼界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那么我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第一个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当然第一阶段大家知道就是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应该说在12月,邓小平在见到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第一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当时讲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所以从1979年他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思想以后,在很多年中,小平同志围绕着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第二个阶段大家知道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那么这个最早我想就是2001年的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那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今后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我们知道党的十七大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了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为此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比如说经济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民民主是不段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增强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这么一个社会,所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应该说这是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就是应该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构想,比如说他提出很多新的概念,比如说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我们知道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含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中的。比如说他提出来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强调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第三比如说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比如说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大力培育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应该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论述,所以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就越来越丰富,从最早20世纪70末提出来到现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这是关于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他的构想怎么形成的。
第二个大的方面,要描绘一下我们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我想用六个字可以概括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概括为六个字,就是塑型、强体、铸魂的中国要建成。简单的讲下面就从三个方面:
第一是塑型,所谓塑型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成熟定型的中国,成熟定型就各方面的制度我们已经成熟定型了,所以我想十几年以来我们中央围绕着成熟定型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提出了很多成熟定型的一些科学的构想。比如说我们到2020年中国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要成熟定型。
第一个我们要建成一个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是服务型的,要围绕着十六个字,去塑造服务型政府。第二个我们要建成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开放型的,这个开放型就是要按照十二个字去塑造,互利共赢、多元平等、安全高效。
第三我们要形成一个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工农的城乡关系是新型的,新在什么地方?十六个字,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工农关系形成这么十六个字的新型关系。第四个就是强调我们要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国家是创新型的。这个创新型就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度上升。也就说到2020年以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经济进步。第五个型就是两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这两型社会大家都知道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个方面我们确实要有很多的部署,包括我们现在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等等都是未来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六个就是强调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我们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继续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当然这个学习型社会,我强调一条就是我们不断通过教育让大家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要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过获得的知识要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能力,也就说学习型社会本身也应该是两型的,也就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再一个通过学习我们还要提高能力,我想这个学习型社会它是包含着很多要求的。第七个型就是我们中央强调的要建设三型政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政党建设任务要相当繁重。第八个就是我们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所以在很多的方面,到2020年的中国,它展现给世界的,应该说是非常成熟的一个中国,而且相当的定型的一个中国,我想这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展现给我们的一个蓝图。
第二个所谓强体,就是中国在方方面面要非常的健康,要体魄健康的中国,那么要建成。那么体魄健康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至少我认为也是八个方面。比如说产业要强,工业化的中国要建成了,到2020年我们到2020年我们要强调工业化基本实现,从2020年以后中国就进入后工业社会,我想产业要强大。第二法治要强,就是我们现在强调要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而且三个是一体化建设,所以我们去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到2020年前后要建成一个法治的国家,法治的社会,法治的政府。 第三个就是弘扬文化的力量,我们要初步建成一个文化的中国,包括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体系,中华文化走出去要迈出更大步伐,这四个方面都要切实的做一些工作。第四个就是人才要强,到2020我们建成一个人才的中国,所以中央也要求我们到2020年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目标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要人才要强大起来。第五个民生的中国,我们到2020年前要实现“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老百姓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能够获得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利益,让老百姓的生活不断的好起来,一个民生的中国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六个就是平安中国,我们强调社会要充满活力,同时又安定有序。第七个建立宽带中国,要建设更加强大的信息化国家,我们就要发展我们的信息产业,让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有助于老百姓生活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要确保国家的信息安全,建立一个宽带的中国。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要初步建成,我们说到2020年我们要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所以看从方方面面从产业到法治,从文化到人才,从民生到环境,这几个方面中国都应该是体魄健康的一个国家,所以一个强体展现我们面前,一个强体的中国。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中国,就是共富的中国,就是我们要促进共同富裕,我觉得这应该是包含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在的要求,要不断地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包括党的十七大提出来到2020年,中等收入占多数,党的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要缩小贫富差距,我想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大量的工作。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铸魂,到2020年形成一个昂扬向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到2020年能够深入人心,内化于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我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想培育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一个铸魂的工作是非常重要,它对于我们现在引导、适应现在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我们一定要适应,我们现在思想意识领域发生的变化,发生的多元、多样、多变的这种变化,思想意识多元化,那是由于利益多元化,社会分层多元化带来的。那么比如说还有一思想意识的多样化,由于职业多样化,和越多工具的多样化,包括意识形态自身的变化,带来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还有一个思想意识的多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所以人们很多观点思想都是变动不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通过培育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意识,要能够形式一个最大的共识,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氛围。再一个就通过我们引导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这种变化,能够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国梦也奠定一个非常好的精神的基础。再一个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方面到2020年之前我们确实应该找到一些科学的路径,比如说我们要通过唱响中华文化好声音来培育饯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也讲过我们今天,我们要提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我们的优秀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第二个到2020年之前要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要强调理想信念和信仰的作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知道都有非常强烈的信仰色彩。再一个就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生产方式去,所以到2020年之前我们在培育饯行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所以确保到2020年中国的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精神风貌昂然向上的一个国家,我想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来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实它内涵丰富,而且内容也是非常全面的,所以我想我们要深入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这是第一个大问题。
二、系统地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它改革的任务就必须是全面的,因为无论你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些矛盾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所以我们改革的任务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
第一个方面我们要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那么这个背景很重要的就是面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上全面深化改革,也就说全面深化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动力就来自于我们未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任务。那么这里面有两大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第一个就是中国改革遇到了很多的陷阱,要想跨越这些陷阱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其中第一个陷阱就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那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知道习总书记多次谈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比如说 2013年11月2日 也就在我们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十来天,那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就明确讲,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是抱有信心的,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为什么习总书记有这样的信心?我想就是来自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如果不能全面深化改革,我想就有可能掉到这个陷阱里去呀,那么时隔一年,去年的 11月10日 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的时候,再次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的向前发展。这里边再次提到中等收入陷阱,他讲肯定要迈过去的,为什么如此的有信心?也是来自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我想中国的改革要想,我们想中国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一个陷阱。再一个就是习总书记还谈到一个陷阱,就是跨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去年的1月22号习总书记在接受美国世界邮报记者专访的时候谈到的,那么习近平谈到,在当今世界处理大国关系的时候都应该努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并不是修昔底德本人发明的,而是西方学者面对中国崛起而创造出来的概念,最初它是出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里森。它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崛起的新兴国家,必然对古老的霸权国家发起挑战,从而触发世界范围的冲突,由于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斯巴达冲突的结果会是灾难性,像雅典和斯巴达冲突那样,两个强国都走向衰落。习近平讲我们是和平崛起,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陷阱,当然除了我们说大国关系,构建新兴大国关系之外,很重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来避免,也就说我们要从深化改革的角度,让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的是内生性增长,而不是更多的向很多方面,我们可能过度的依赖外部世界的资源,如果我们强调内生性增长了,我们对世界的资源依赖性降低了,我想也有助于我们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所以我们可以很好的考虑,习总书记直接提到两大陷阱,其实当然不仅这两大陷阱还有更多的陷阱,那么要想跨越过去,我想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第一个背景。
第二个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一系列难题,我们讲问题倒逼改革,所以解决问题就要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9月17号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的时候,习总书记就讲了说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历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什么问题倒逼我们了?那么这些问题,倒逼我们的问题也是影响到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了,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这些问题确实是一些倒逼我们的问题。那么很多问题,简单的举几个,比如说第一个难题,就中国经济社会得了高血压的问题,所谓的高血压“高”是指什么呢?就经济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那么所谓“血”就是指发展中带来非正常死亡人数太多,所谓“压”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比如资源压力、土地压力、环境压力、空间压力、工作压力,所以具体的讲,高血压,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应该说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大家都是关注得到了,高耗能,中国的每消耗一吨标准煤,我们只能创造14000块钱人民币的gdp,而世界上平均是创造25000元,美国是31000,日本是50000,所以我们耗能耗得多,所以带来的问题就污染非常大,包括我们最近这几年连续遇到的雾霾问题,还有高成本,我们的投入高,产生的相对低,所以经济发展中高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第二个就是“血”,就发展中带来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太多了,包括生产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甚至包括一些踩踏的事故,上海出现的踩踏的事故,就是我们这种非正常死亡人数非常的多,非常非常的多,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gdp带血,经济社会发展带了一些血,就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要解决。
第三个经济社会发展压力非常的大,经济增长的压力,经济结构的压力还有社会结构性压力,环境空间的拥挤、容量不足等等,所以我们面对的压力是非常大,所以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要把这些高血压的问题要解决它,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高血压降到一个正常的范围,我想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个难题就是要突破利益藩篱,突破利益藩篱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从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习近平第一次提出来我们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到2013年7月在湖北考察工作,再次强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个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果不突破利益藩篱,利益藩篱都是被一些利益集团垄断了,控制了,那老百姓怎么创业?老百姓创业老是得不到好的机会,那老百姓创业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改革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突破利益藩篱问题。第三个难题就是制度天花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些制度,这些制度有的发挥着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在发挥积极作用中有些机制慢慢演变成它的作用向相反的方向去发展,从一些过去激励性制度变成了一些什么呢?制约人们发展的一些制度,制度的天花板非常高,所以我们天花板问题非常多,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些天花板问题,让更多的人才,更多的人能够有创业的积极性,更多的人才有成长的空间,这也是改革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第四个是社会流动性问题,我们要突出的解决,社会流动性问题,我记得云山同志在 2013年11月19日 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这个文章中他就讲说当前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社会分层凝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的现象,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社会流动缓慢化,也就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社会底层的人向上流动在减弱,可能在教育上出现这些问题,在就业上也出现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通过教育改革,就业体系的完善,要加快社会流动性,要打破社会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堰塞湖,让社会的流动,尤其是从下往上流动加速度,而不是减速,甚至出现了不流动的问题。 第五个难题就是要解决特权的问题,我们存在一些特权的隐身衣的问题,金钟罩的问题,我们要突出的把它解决了,我们现在包括八项作风出来以后,包括我们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该说在反对特权作风,特权思想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觉得要继续把这个问题要抓下去。第六个问题就是腐败高发易发的问题,要突出的解决这个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知道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到今年的1月5号为止,十八大以后落马的副省级以上官员达到61位,这个数字应该说是非常高的,我们知道从2008年党的十七大到党的十八大五年间落马的副省级官员五年是30名,我们仅仅这两年多的时间,落马的已经达到61名,这说明确实我们的腐败处在一个高发易发期,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要走出这个腐败高发易发期,要逐步为建设一个廉洁的中国,一个政治清明的中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就说从这几个方面限制来看,我们有需要跨越的陷阱,有需要解决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是非常突出的,那么这是第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要科学地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那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讲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党课)
本文2016-03-02 09:23:56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740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