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区长在2016年区委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6-02-17浏览:2853下载293次收藏

区长在2016年区委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区2015年经济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经济工作。随后,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意见,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5年经济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收获之年,也是也是各项事业持续求进、硕果累累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持续求进、克难攻坚,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18.1亿元,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83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1亿元,增长13.5%,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调中求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7.6:51.2,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5.6%,对财政贡献率达到73.7%。特色商业区在全省考核排名中位居第三,荣获全省10强特色商业区称号。产业集聚区实现增加值47亿元,完成各项税收4.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8万人。

  二是投资拉动,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把上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有力抓手,42个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9.1亿元,占年度投资的102.2%。新十中、北大附中二期等5个新建项目和中棉一期、永泰丽苑等4个续建项目竣工投用,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基本完工,圆满完成了我区承担的10个标段29.6公里河道建设任务,征迁清表212.14万平方米,建成桥梁38座、雕塑15组、水闸涵闸16座、大型景观游园8个、园建工程23.1万平方米,打赢了水利项目建设这场硬仗,充分展现了全区干部勇挑重担、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初步显现,全区群众共享兴水之利。

  三是强力攻坚,城区建设步伐加快。深入开展重点项目突出问题集中化解攻坚活动,城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快速推进,朝阳路、宝源路等8个项目完成攻坚任务。13个安置房建设项目已启动建设12个,樊沟、洞上、王庄等安置房具备入住条件,裴山庙等安置房部分实现回迁入住;五郎庙棚改二期、火车站停车场开发、中奥鑫天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专项建设债券资金支持;三大水利工程周边雨污截流工程、新兴路污水管网等10个项目建成完工,许由路等6个在建项目加紧推进,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四是助推“双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区电子商务创业园在思故台批发市场挂牌成立,思故台网上商城上线运行;华丽包装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万里路桥有限公司成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德通公司获批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上市工作步伐加快,泓旭电气、希福特传动轴等2家企业进入许昌新三板暨股权挂牌后备企业;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工作富有实效,通过使用互助资金等办法为15家企业调贷50笔,金额10.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五是为民惠民,民生民本持续改善。全年各项民生支出8.2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30元。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十中迁建、农贸市场改造、涉农社区居民饮水安全等工程建成投用、制定出台了《xx区失地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全区6350名失地居民纳入保障体系。教育事业再结硕果,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发展均衡区”验收。社会治理持续加强,社区阵地实现“一厅十室两站一超市”全覆盖,全省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会议在我区成功召开。

  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区“十二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一年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济有新发展,城区有新变化,改革有新突破,民生有新改善,干部有新面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为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为我区今后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xx区改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16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中央和省委、市委都作出了科学分析判断,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积极科学应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一方面,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有清醒认识、充分准备。目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疲弱态势短时期内难有明显改观,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周边发展中国家依靠后发优势同质竞争等诸多外部因素,对我区档发、机械等产品出口带来持续影响,对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形成外部挤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特别是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行业和企业生存将更加困难,一批“僵尸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今年我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任务会更加艰巨。我区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总体规模小、产业层次较低,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不突出,工业因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正面临新的突破,服务业因周边尤其是东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挤压正面临严峻挑战,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正在培育之中,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因素相互叠加,给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面对困难有两条路子,一个是回避躲避、束手无策、怨天尤人、贻误发展,另一个是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积极作为。我们只能选择后者,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另一方面,对各种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要挖掘转化、抓住用好。优势和机遇既是宏观的、共性的,又是具体的、现实的。具体到xx区,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和机遇:作为全市的主城区,市区一体、高度融合,市里的很多资源我们可以利用;人口集聚度、整体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高,发展城市经济、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水系特别是护城河水系的环通,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开发价值进一步凸显;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曹魏古城和三国文化产业园开发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难得契机;弥补目前城市基础建设的短板,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改革开放、创业创新和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入实施和快速发展,将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激发强大的活力动力;全国文明城市等一系列城市名片,是一笔无形资产,将极大增强我区发展软实力和竞争力;特别是我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区干部群众有加快xx区繁荣发展的共同意愿,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只要我们认准方向、保持定力,弛而不息抢机遇,务实重干抓落实,就一定能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开创xx改革发展新局面。

  基于以上分析判断,2016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整体工作求进位、重点工作争先进、难点工作不落后”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培育新动力、打造新优势,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

  提出以上目标,经过认真研究论证,充分考虑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全市和各县市的目标确定情况、我区的发展实际,兼顾了经济增速、质量、效益和就业、收入、环保的协调统一,体现了求真务实、积极稳妥的思想,是必须完成的。这些目标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发展底线,我们要通过积极努力,力争实现更快速度、更高质量的发展。

  贯彻总体要求,实现预期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一要适应新常态。真正弄清新常态的内涵,科学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更加注重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更加注重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更加注重速度质量效益平衡统一,集中力量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攻坚战”,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二要抓住新机遇。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靠敏锐的目光、务实的举措,真正抓住用好宏观政策的机遇、发展战略的机遇、产业转移的机遇、新业态发展的机遇、比较优势的机遇、交通区位的机遇,在抢抓机遇中主动作为、加快发展。三要培育新动能。做好扩大有效投资的加法、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的乘法、简政放权的除法,向创新要动力,靠改革增活力,加快新旧动力转换,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四要争创新优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立足现实基础,利用优势资源,着力补短板、育亮点、打基础、强支撑,着力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 拓展发展空间。

  三、2016年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

  今年,我们要在统筹兼顾中突出重点,坚持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把稳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一要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是我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今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要把服务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要明确主攻方向,优先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金融、信息、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房地产、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商务楼宇、特色商业街、综合商业设施和现代专业市场建设,做大做强服务业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服务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彰显我区服务业发展优势。要完善发展载体,加快特色商业区扩区规划调整,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努力保持特色商业区在全省的先进位次。着力抓好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专业市场培育,着力解决在建项目的遗留问题,新开工建设一批大型商贸物流项目,争创省级物流园区。要培育新兴业态,积极引进国内电商龙头企业,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选址、规划和建设,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切实提高思故台综合市场网上商城运行质量,加快中棉物流园信息化平台建设,鼓励长江国际等专业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全区服务业企业都要解放思想,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运用,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打造特色亮点,加快中奥鑫天、三鼎大厦、扬子大厦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和运营,着力打造一批电商楼宇、总部楼宇、金融楼宇。实施特色商业街示范创建工程,突出特色化、专营化和规模化,引进一批旗舰店、专营店、连锁店,使七一路、东大街、南大街真正成为特色街。

  二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市规划、国土部门的对接,结合我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合理论证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调整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在永昌大道以北、京广铁路以西区域布局工业用地,拓展产业集聚区发展空间。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集中力量扶持发展路太机械、华丽包装等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机械电子产业。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停产半停产、常年无税收的低效企业、“僵尸企业”进行集中整治,着力盘活宝贵的土地资源。着力打造静脉产业,以金科公司、天健热电为依托,谋划发展垃圾处理、新型建材、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绿色循环经济,适时启动静脉产业园建设。

  三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对我区而言,稳增长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投资拉动。要切实增强项目意识,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善于把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要大力实施“81316”投资促进计划,突出抓好今年确定实施的80个重点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不低于13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60亿元。要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对政府来说,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区长在2016年区委经济工作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