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2015年上半年生态廊道建设情况总结
荥阳市林业局2015年上半年生态廊道建设情况总结
-------------荥阳市林业局刘国志
2015年上半年,荥阳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以生态廊道绿化为重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创新思维,自我加压,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现将生态廊道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情况
2015年,我局承担沿黄快速通道、环翠峪旅游大道提升、石化路北段等生态廊道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沿黄快速通道生态廊道绿化里程36.8公里,绿化面积410.48万平方米,占任务的111.5%,共栽植白蜡、柳树等各类树木68万株,打建机井33眼,栽植草皮地被11万平方米,铺设浇水管道73.6万米,投资1.8549亿元;完成环翠峪旅游大道生态廊道建设绿化里程10.74公里,绿化面积46.64万平方米,占任务的100%,栽植大叶女贞、栾树等树木37.71万株,打建机井3眼,铺设管道21.48万米,投资0.3577亿元;完成石化路北段生态廊道一期工程绿化里程3.34公里,绿化面积10.02万平方米,占任务的100%,栽植大叶女贞、栾树等树种1.55万株,铺设地被1.4万平方米;完成连霍高速、郑云高速绿化提升521.79万平方米,占任务的115%。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和采取的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要有抢抓机遇的责任与担当,又要有迎接挑战的智慧与魄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攻坚克难、趁势而上,把林业建设推向更高水平。我们在今年的林业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美丽荥阳建设的目标,深化林业改革创新,优化生态建设布局,加快建设现代林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生态廊道建设,乃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精心实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廊道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宋书杰、副书记王新、市长王新亭、副市长王伟、市政府党组成员朱天柱等领导亲自参与了沿黄快速通道、环翠峪旅游大道、石化路生态廊道评审会,对生态廊道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市委两次召开了常委会,研究部署推进生态廊道绿化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并相继召开了沿线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现场会、推进会等十余次,同时,坚持点面统筹、条块结合的原则,市委领导分包乡镇,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推进责任落实。林业局抽调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41人,组成以林业局局长郭明举为指挥长,张新伍副书记、张颖标副局长为常务副指挥长的沿黄快速通道和环翠峪旅游大道建设工程指挥部,制定了工作方案,建立了雷打不动的周一、周四例会制度,各项规章制度上墙,各标段树立标示牌,落实责任主体。2个生态廊道指挥部成立后,除2名领导留守外,其他领导都奋战在第一线分包乡镇,他们坚持行在先,做在前,当公仆,讲奉献,真正将重心转到基层、感情贴近基层,努力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中增长才干,展示作为,所有人员吃住在工地,工作在标段,指导在地块,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强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三个月以来,沿黄指挥部共召开例会20多次,组织观摩评比4次,对进展迅速、效果好的标段分别给予奖励,对进度慢、效果差的标段,要求查找总结,迎头赶上。通过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各廊道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责任落实、组织有序、保障有力。
(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生态廊道建设作为一个巨量的生态系统,我局在建设中,按照“高密度,大绿量、乔灌花、四季青、多节点、多功能”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和实施造林作业设计,科学组织施工,全面实施扩量增绿工程,做到既要工程园林化,又要设施城市化。四季常绿的雪松、侧柏和高大优美的白蜡、栾树与低矮灌木冬青、红叶石楠、铺地柏等元素被合理利用,“将森林引入城市,将园林延伸乡村”的建设理念也得到充分阐释,力争全方位打造立体式林业。沿黄快速通道由于地势复杂,沟坎、陡坡较多,林业局在生态廊道建设中根据不同地势、选用白蜡为行道树,整体以雪松、大叶女贞、栾树等乡土乔木及多层次的花灌木与多年生的地被草花为主,实施生态复合型、抗尘降噪型与花叶并茂型的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在高坡处栽植侧柏、大叶女贞等耐旱树种,在陡坡处栽植爬山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石化路北段针对局部沟坎陡坡等地貌特征,加强垂直绿化的生态与景观效益,同时,结合场地沿线的高压线缆,采用了与之安全协调的植物品种。硬质铺装部分结合项目特征,间距300至500米设置小型游憩场地,设置坐凳、垃圾桶、指示牌等配套设施。为减少地表裸露面积,设计树种栽植完后,地表栽植草皮;从边沟往后10米宽范围内,采取密播不露土的方式,播种二月兰,减少扬尘产生量,增强生态廊道对大气污染的防护效能。
(三)创新机制,注重实效。做好生态廊道建设,用地问题是首要问题。林业局经过调研和论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行土地流转和工程招投标制度。优中选优,建立多元化参与林业建设的新机制。如沿黄快速通道生态廊道建设内侧18米固定性绿化带实施招标绿化,外侧32米生产性绿化带实施土地流转鼓励承包经营者自主造林,市财政在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将生态廊道绿化的土地流转、造林苗木费和土地附属物补偿费纳入预算。对流转的土地,固定性生态林长期补助,生产性经济林补助前八年,公开招商引资,吸引有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个人承包造林,有效提高了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解决了绿化建设所用土地的问题,完成林业生态建设由“政府为主体”到“企业为主体”的转变,全市重点生态廊道市财政仅需投资不足三分之一的政府预算就启动了工程的开展。
(四)倒排工期,强化督查。建立倒排工期制度,将沿黄快速通道、环翠峪旅游大道、石化路生态廊道进行工程细化
市林业局2015年上半年生态廊道建设情况总结
本文2016-01-27 15:40:07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693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