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议县级人大在依法治县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15-12-29浏览:2125下载240次收藏

浅议县级人大在依法治县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利机关,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是它最基本的职能,在依法治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县级人大的地位、性质、职能分析了县级人大在依法治县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县级人大 依法治县 地位 作用  

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方略写进了宪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具体、更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依法治国路径图,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郡县治则天下安,在我们国家的治理体系中,县一级处在呈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推进依法治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基和保证。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是其最基本的职权,充分认识县级人大在依法治县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意义重大。  

一、县级人大在依法治县中的地位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全县人民是依法治县的主体和源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县级人大作为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依法治县中处于重要地位。第一,这是由人大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表明县级人大在本级国家机关处于主导地位,是其他机关不可替代的。第二,这是由人大的职能所决定的。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首要职权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可见,地方人大承担着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落实的重要使命,在依法治县中,占主导性地位。第三,这是由人大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成整个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有效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做出的决议决定具有普遍约束力,其性质决定了它能够极大地动员国家机关和全体人民学法普法、执法守法,监督“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在依法治县中处于主导地位。实现依法治县,离不开县级人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和保障。  

二、县级人大在依法治县中的作用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而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县级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处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最前沿,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县级人大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包括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实现依法治县,离不开县级人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和保障。  

一是组织协调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会全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健全法律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议县级人大在依法治县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