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时期公路战线的“金蓝领”——记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王洪勇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12-04浏览:2272下载197次收藏

王洪勇,是青岛市公路管理局胶南分局华鲁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合同制职工。他是cctv《状元360》“金牌机械王”争霸赛中的“状元”,曾获得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和山东省“杰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今年又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并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日前,青岛市总工会号召全市广大职工向他学习,并要求大力宣传他的先进事迹。  

勤钻善学,从学徒工到机械操作“多面手”。  

2001年3月,王洪勇从山东交通学院毕业后,来到胶南分局华鲁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当了一名挖掘机学徒工。为了尽快掌握技术,他积极向技术骨干请教,按照操作程序一遍遍地练习,直到手上磨出了一层层的老茧;为了掌握理论知识,他记下了厚厚的笔记。经过半年多的勤学苦练,王洪勇就能独立驾驶挖掘机上工地作业。从此,一平方米的驾驶室就成了他施展才能的舞台。  

因为热爱,所以执著。王洪勇面对更多的是艰苦与责任。夏天,挖掘机驾驶室内如蒸笼一般,嗓子象冒了烟,灰尘、汗水与工作服粘在了一起。冬天,上机操作又是“冰火两重天”,一天下来腿和胳膊疼的抬不起来。但他总有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劲,只要一上挖掘机就如同一位驰骋疆场的勇士,全神贯注盯在了作业面上。一年后,王洪勇以过硬的技术成为公司里响当当的技术骨干。通过努力,他熟练掌握了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等10多种机械设备的操作,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多面手”。  

恪尽职守,把挖掘机当成自己的兄弟  

王洪勇驾驶的那台挖掘机至今伴随了他整整14个年头,平日里他就把挖掘机当成了自己的亲兄弟。经过几年的磨练,王洪勇摸清了一些机械的“脾气”,并总结出了“一慢、二稳、三快、四准”的操作法,不仅任务完成得好,还节油省设备。他还独创了“一点一线”的辅助挖掘方法,即通过在挖掘机铲斗上制作标记点,来控制挖掘的深度和宽度,大大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  

王洪勇坚持自己动手维修设备故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会维护保养、“小修不出公司”的目标。通过整理一些常见故障、易损件的资料,他和技术骨干多次动手修复一些机械的疑难杂症,使价值数十万元的老装备起死回生,重新开上了工程建设一线。有一次,一台挖掘机在施工期间“趴了窝”,厂家的技术人员检查后提出要花三万多元更换两个总成,但王洪勇提出异议,亲自拆开设备仔细察看,后来查明是密封件坏了。他到驻地修理厂仅花了五百多元买回了配件,更换安装后就修好了。几年来,通过他和其他技术骨干动手维修,节约维修经费10多万元。  

2011年,王洪勇担任了车队队长。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现在是机器一响,队长到场。在王洪勇的带领下,车队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公司的前列。“一定要服好务”,这是他对每一位外出参加作业的操作手提出的要求。施工期间,哪个工程最需要,他和工友们就驾驶设备出现在哪里,坚持高标准完成每一项工程,受到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评价。  

敢打硬仗,急难险重任务的“急先锋”。  

筑路架桥就是服务人民。艰苦的条件,造就了公路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王洪勇在火热的工程建设中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成为急难险重任务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时期公路战线的“金蓝领”——记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王洪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