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休闲农业和
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县政协调研组
五月底至六月初,县政协副主席叶宜海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对营盘、乾佑、下梁、石瓮、凤凰镇的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座谈交流、走访部门、委员约谈,并赴城固、平利、汶川、大足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等形式,对我县发展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
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并提出建议。
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努力,到2013年底,被省农业厅认定为全省第二批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朱家湾、东甘沟、凤镇街社区被商洛市命名为“秦岭美丽乡村”。整个工作态势可以概括为:有了良好开端,典型比较突出,尚未形成气势,矛盾困难不少,发展空间广阔。
(一)领导重视,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包建、镇村主体、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县上成立了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包建责任制,做到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了主体责任。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激励政策,对评定为“秦岭美丽乡村”的村居,在市上一次性奖励20万元的基础上,县上再拿出10万元的资金进行奖励,并将“秦岭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列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作为重点督查事项,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规划引领,稳步推进创建。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规划,先后编制了《柞水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1—2020)》、《柞水县乡村旅游及秦岭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3-2018)》,出台了《柞水县“秦岭美丽乡村”创建总体实施方案》、《柞水县2013年“秦岭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柞水县2013年创建“秦岭美丽乡村”任务分解一览表》。各创建村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创建的重点,做到全县有总规、行业有专规、镇村有详规、农户有设计,形成了涵盖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创建点的规划体系。
(三)整合资源,聚集创建资金。注重财政引领,实施以奖代补配套政策;激发部门活力,开展机关结对帮促;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对农业、旅游、农发、扶贫等资金的统一协调机制,将创建与新农村、重点镇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相结合,整合各类建设项目10大类60个,捆绑资金10202.2万元,投入休闲农业发展资金3259万元,累计完成建设投资6200万元;坚持市场运作,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建;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村民自筹资金,回乡二次创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培育产业,发展休闲农业。根据不同类别,按照差异化、多元化的要求,以自然环境、生产条件、镇容村貌、农家生活等为依托,从产业、文化、建筑、景观等入手,打造不同地域特色产业。如朱家湾村依托秦岭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培育猪苓、五味子、水杂果、木耳、香菇、冷水鱼等种养产业,将生态风光、现代民居、农家餐饮融为一体,形成了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山水生态休闲度假游的发展格局;东甘沟村按照“同村管理、差异发展”的思路,开发了银杏茶、银杏果、土鸡蛋、木耳、香菇、豆腐干、挂面、草鞋、根雕、石雕等旅游产品,着力发展集生态农业、乡村体验、民俗娱乐欣赏的现代特色民俗乡村游;凤镇街社区抢抓省级重点镇建设机遇,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壮大以农副产品收购销售、老作坊加工、三产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打造古镇特色风情游、农耕劳作体验游和特色休闲农家示范户,助推了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
(五)治理环境,配套基础设施。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启动了以村容村貌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设重点村垃圾收集点,配备保洁员和运输设施,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实施村庄道路两侧和农户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立乡村旅游网站,设立旅游导览图和标识牌,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困难与问题
我县发展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尽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全县121个村居,2013年安排了5个创建,市上验收通过了3个。从试点创建来看,有的领导和干部对发展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足,协作意识不强,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合力。少数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个别地方的创建工作仍还停留在规划的修编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上,工作欠账多,年底验收交账的任务异常艰巨。对已经验收命名的创建村缺乏巩固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规划引领有差距。镇村规划缺乏通盘考虑,照搬城市规划,没有充分挖掘农村文化元素,缺乏乡村特色,有的与农村实际相脱节,与村民需求有较大差距。执行规划不严肃,有的不按规划实施,变更频繁。我县土地资源存量少,增量空间小,在用地指标日趋严控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用地规划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资金投入困难多。我县秦岭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基本以政府为主导,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以及群众自筹力度不大,渠道狭窄。一是向上争取资金难。虽然从上到下,无论是相应配套政策还是直接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都在不断加大,但对于全县农村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二是地方配套投入难。商洛是经济
政协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本文2015-11-30 18:00:1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503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