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法院院长述职报告
根据x党组字(2015)60号文件《关于开展地委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5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本人2015年度的工作、学习、廉政等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实绩
(一)审判执行工作实绩
2015年,我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总目标,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带领全院干警认真开展各项审判执行工作,着重在强化审判指标意识和提高审判效率与质量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审判质效不断提高,审判和执行工作取得较大进步。
截止2015年11月20日,我院共受理诉讼、执行案件8687件(含旧存927件),同比增加1978件;结案6619件,同比增加1222件。其中:刑事诉讼案件收635件(含旧存109件)、审结576件,刑事自诉收案43件,结案38件;民事诉讼收案5322件,审结4056件,其中:基层法庭收案1016件,审结886件;行政诉讼案件(含非诉执行)收78件,审结63件;申诉案件收23件,审查结案20件;受理申请执行案件2512件(含旧存335件),执结1809件。
(二)创新改革实绩
今年,我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法院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开拓创新,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审判执行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
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推进平安xx建设。加强刑事审判,审结刑事诉讼案件576件(自诉38件),依法判处刑事被告人427人有期徒刑(包括缓刑)。加强民事审判,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倡导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社会及家庭关系,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保护诚实守信,制裁违约欺诈。加强行政审判工作,通过依法审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既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注重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审判管理。将审判执行工作绩效分解为27个指标,每月考核、通报各庭室和每个审判员的指标完成情况;强化均衡结案、遏制年终突击办案,结案均衡度达到87.3%,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成立人民陪审员办公室,加强对陪审员培训、管理,陪审率明显提高,今年陪审率为91.94%,同比提高10.85个百分点。
强化诉讼调解,妥善处理诉讼纠纷。在做好庭前、庭审、庭后调解的同时,加大诉前调解力度,诉讼案件先调后立,所有案件在立案时就进行调解,诉前调解诉讼费分文不收,把纠纷化解在诉前。诉前调解结案662件,占全院调解结案的34.7%。探索建立“诉调对接”多元纠纷解决新机制,积极与市司法局协调,在立案大厅挂牌设立“xx市西河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xx市法院人民调解室”,开启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的新机制,对解决诉讼纠纷、节约司法资源、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推进立案登记改革。为保证5月1日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度,我具体主持立案登记改革,制定了立案登记工作流程实施意见,对立案、审判、执行进行统筹协调。为使当事人了解立案登记改革,制作了民、汉两种语言文字的《立案登记引导诉讼指南》视频短片循环播放。每天安排一名院领导在立案大厅,指导立案登记,解决立案登记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有的当事人不会书写诉状的情况,制作了详实的、民汉两种文字的诉讼文书格式文本,如起诉状(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申请书、财产保全申请书、财产保全担保书等,当事人可在立案窗口免费领取、当场填写。制作了一次性告知书,对携带诉讼材料不全的当事人,一次性告知当事人所需材料及应当补正的内容,避免跑“冤枉路”。据统计,5月1日至11月20日,我院登记受理案件数同比增加8973件,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7%,收案总量同比增加接近五成,当场立案率超过九成,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推进阳光审判、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实施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每天直播庭审实况;每月通报庭室和审判员的收结案、案件审限、审判管理指标完成等情况。设置触摸式案件信息查询机,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信息。在15个审判法庭安装了同步录音录像装置,实现开庭审判每案必录。实施裁判文书上网,已将1307篇生效裁判文书登录到《中国裁判文书网》。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司法信息,接受舆论监督。6月25日,我主持召开了市法院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立案登记制度实行月余的工作情况。开通市法院互联网门户网站和微博、微信平台,方便公众了解监督法院工作。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到“两会”听取意见;邀请人大政协领导、代表委员、检察院、上级法院旁听、观摩庭审,征求对审判工作意见建议。设置“院长信箱”,方便群众投诉。
强化审判质量
2015年法院院长述职报告
本文2015-11-29 14:35:15发表“述职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