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就业困难人员及新增劳动力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5-11-26浏览:2406下载258次收藏

如何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和新增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现实、最核心、最直接的问题。街道、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始终要把服务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劳动力就业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导向,宣传创业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在街道辖区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因此,就以上原因我们对街道所在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和新增劳动力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本次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的相对难易程度,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类,分别是:初、高中毕业后未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下简称两后生青年),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  

一、现状  

(一)两后生青年就业现状  

据统计:我街道辖区内的两后生青年总数为1347人,其中74.7%已经就业, 25.3%尚未就业。  

1.基本信息调查  

(1)性别构成:男性占51.3% ,女性占48.7% 。  

(2)年龄构成:18 -24岁占17.7% , 25-30岁占61.2% , 31-35岁占21.1% 。    

(3)受教育水平:初中以下占2.1%,初中占57.4% ,高中占40.5% 。  

综上,可以看出两后生青年的基本特征是:年龄集中在24 - 30岁之间,学历以初、高中为主,其中初中学历的较多。  

2.现状调查  

(1)就业现状  

①薪酬待遇:平均在800-1000元左右的占79.3% ,  1000-1500元左右的占12.2%,  2000元以上的占8.5%  。  

②对工作的满意度:很满意占9.5%,比较满意占34.7%,一般占42.9%,不满意占12.9% 。  

(2)未就业现状  

①未就业原因:有就业意向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占38.9%,认为目前无法就业的占25.4%,不愿意就业的占9.5% ,其他26.2% 。  

②经济来源:72.0%的未就业人员表示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家庭,19.4%的未就业人员靠打零工,其他6% 。  

③对未来找到满意工作的信心:非常有信心占26.5%,比较有信心占46.5%,没有信心占27.0% 。     

④对未来的打算:准备创业占20.9%,提高学历占10.1%,参加就业培训占20.2%,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占41.7% ,没想好占7.1% 。   

3. 就业因素分析  

(1)影响择业的因素:根据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他们首先关注的问题是“薪酬待遇”其次是“工作稳定性” 最后才考虑“工作环境”和“工作的发展前景”。  

(2)影响未就业的因素:未就业的人员当中大部分认为影响自己未就业的主要因素学历较低,选择工作的余地较小;其次是没有专业技能,就业比较困难;再次是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最后一点是缺乏创业资金和创业培训。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据统计:我辖区内,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三年的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56人,其中,68.4%已经就业,31.6%尚未就业。  

1.基本信息调查  

(1)性别构成:男性占63.7%  ,女性占36.3%  。  

(2)应往届比例:应届生占40.1%,往届生占59.9% 。  

(3)受教育水平:专科,高职占62.0%,本科占36.0%,本科以上占2.0% 。  

综上,可以看出我辖区内的高校毕业生男性多于女性且往届生较多,专科、高职学历占大部分。  

2.现状调查  

(1)就业现状  

①薪酬待遇:1000元以下的占34.5% ,1000-2000元占51.7%  ,  2000元以上占13.8% 。  

②对工作的满意度:很满意占17.7%,比较满意占25.4%,一般占28.3%,不满意占28.6% 。  

③工作单位性质:政府机关占5.6%,事业单位占4.3%,企业占37.8%,自主创业占24.7%,其他占27.6% 。  

(2)未就业现状  

①未就业原因:工资待遇低,不如不工作占9.1%,与个人兴趣不合占10.2%。工作地点在农村等不愿意去占39.6%,工作环境差继续找工作占41.1% 。  

②理想的就业单位:32.5%事业单位,31.0%政府机关,16.5%企业,14.0%自主创业,6.0%其他。  

③工作地点的选择:76.0%城市,23.0%城镇,1.0%农村。  

④对工资的期望: 3000以上占21.0%, 2000-3000占26.0%, 1500-2000占37.0%, 1000-1500占13.0%, 1000以下占3.0% 。  

⑤经济来源:靠家庭供给的占70.9%,其他占29.1% 。  

⑥对未来的打算:考研、考公务员的占35.1%,正在找工作的占47.8%,正在进行创业筹备的占17.1% 。  

3. 就业因素分析  

(1)影响择业的因素:从调查的数据显示,“薪金” 、“自身发展前途”、 “工作环境” 、“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 和“个人兴趣”是大学生所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其择业时考虑比较多的问题。其中新“薪金”、“自身发展前途”以及“工作环境”排在最前列,其次是“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和“个人兴趣”。  

(2)影响未就业的因素:调查中发现高校毕业生认为影响自己还未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高校扩招影响:人才过剩,市场供需失去平衡,供过于求。  

②就业渠道不畅:学校择优推荐、考公务员、等受限较多,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适用。  

③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专业设置重复,教学内容落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新的发展。  

④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性别歧视,工作经验等等多重限制造成就业困难。  

⑤缺乏就业培训机会:学校培训较少或者基本没有,企业又不愿培训。  

⑥缺乏求职技巧:基本没有机会接受培训和锻炼。  

(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现状  

在本次调查中,涉及到的就业困难人员总人数为94人。这一部分人员主要是由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大龄就业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构成。其中,已经就业的占73.4%,尚未就业的占26.6%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就业困难人员及新增劳动力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