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民政局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总结评估及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建议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11-11浏览:2974下载197次收藏

县民政局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总结评估及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建议
 

根据自治州民政局通知要求,现将xx县民政局“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总结评估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总结评估

㈠、“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由于我局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严格贯彻落实规划目标,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及时救助救济受灾群众,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力保障了民生,维护了社会稳定。

㈡、“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开展的主要工作

随着xx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各类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xx县属于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地区,风雹、地震、洪涝、滑坡、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至关重要,必须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的不断增强,必须立足于社会减灾能力的不断提高,必须立足于政府救灾水平的不断提升。

1、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我们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救济特点,制定完善了《xx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各乡(镇、场)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县民政局备案。县民政局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做到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来,顶得上去,干得下来。

2、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动员和调度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共同完成,为此,我县成立了减灾委员会。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鸣豹任主任、副县长欧永巴特和武装部长王大玉任副主任,成员包括党办、政办、宣传部、民政局、水利局、林业局、气象局、地震局等31个单位。发生自然灾害时,由减灾委发布命令,统一指挥,按程序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3、应急物资保障情况

救灾物资实行分级负担、集中储备、统筹调度的原则,由县民政局根据县减灾委命令及时调配。县民政局根据救灾任务,采取集中存储和协议存储两种方式,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帐篷、棉被褥、棉大衣和方便食品、饮水等救灾物资,主要用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4、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

根据xx县城乡规划,在县城区域建立了生态园和体育场两处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123.2公顷。县民政局按照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完善了功能分区,在主干到悬挂了指示标识,能够满足重特大自然灾害居民应急避难。

5、救灾救济开展情况

县民政局坚持以人为本,发生灾情时始终冲到第一线,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到第一位。一是开展灾区倒房重建。根据受灾群众倒塌房屋情况,有计划开展恢复重建工作,每年安排倒房重建补助资金30万元,并及时拨付到位,解决了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二是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根据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及时发放救济款物,扎实开展冬令春荒救助,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度过冬令春荒。三是做好灾后农作物管理。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及时赴灾区指导农民群众加强农作物灾后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力争降低灾害损失。

6、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情况

一是广泛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结合《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实施,印制宣传资料5000余份,负责向群众发放。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广泛开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社区减灾、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等方面的宣传活动。通过编发宣传卡、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着力抓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县应急办协调新闻部门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新闻发布方式更趋多样、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增强了社会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㈢、典型案例

案例1:2013年5月23日23时3分至24日0时35分,xx县出现阵雨天气过程,局部达到中到大量,个别山区达到暴量。24日10时11分许,因个别山区暴雨引发的山洪,使我县托里乡、茫丁乡、大河沿子镇、八家户农场、阿合其农场5个乡镇场7个村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共造成785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4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7公顷,绝收5.16公顷;倒塌房屋26间,一般损坏房屋166间;直接经济损失278.14万元。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领导立即赶赴灾区,指导农业、水利和当地政府开展抗灾自救,安抚群众。民政部门紧急调运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赶往灾区,搭建帐篷6顶,紧急转移安置灾民43人,其中集中安置36人,分散安置7人,发放生活救助款6.99万元,并发放棉被、雨衣、雨鞋、应急灯等救灾物资。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生产单位、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案例2:受强降雨影响,2014年7月4日7:20,xx县八家户农场牧业三队那仁果勒夏草场发生山体滑坡,至4日14:20灾情基本稳定,滑坡长度约2700米,宽度约700米。

此次灾害共造成6人死亡,1500只羊、78头(匹)大畜死亡,倒塌房屋6间和部分牲畜棚圈,草场受灾面积3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86万余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52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34万元。

灾情发生后,xx县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立即成立救援指挥部,州、县政府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慰问受灾牧民,自治区民政厅救灾工作组、国土资源厅专家于4日连夜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州、县两级相关部门组成200余人的救援队伍,携带搜救犬,动用大型抢险机械18台(辆),出动车辆50余辆,积极开展救援,至5日14:20,6名遇难者遗体全部找到。紧急疏散牧民43户213人、转移大小牲畜2.7万余头(只),县政府投入40.8万元用于现场救灾工作,县民政局紧急调运棉帐篷20顶、应急包60个、棉被100床、棉大衣100件、发电机5台、应急灯30个等救灾物资,以及价值3万余元的粮油、食品、饮水等生活物资,保障了疏散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州民政局紧急下拨xx县一批救灾物资。

二、“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建议

㈠、加大财政投入,增强应急实力,提高应对水平。

自治区、自治州和县民政应将应急费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开设专户,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加大投入。一是用于组建应急机构、指挥体系、应急队伍、应急预案编修等工作;二是用于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应急培训,购置应急设备和装备,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和指挥平台系统;三是用于救灾物资储备,组织应急演习演练,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应急队伍“用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㈡、加强专业化应急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自治区、自治州民政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各级,尤其是县级应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县各减灾委成员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需要,建立相应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事故救援队伍,提高处置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

 

 

                           2015年9月1日

 

县民政局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总结评估及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