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住建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11-03浏览:2563下载210次收藏

 

    “十二五”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十二五”规划内容,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精心组织重点项目和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配套完善、稳步推进的大好局面。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我局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成全面小康为主题,以生态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城市道路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创新城市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生态xx、品质xx”战略,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富有魅力的淮安新北城。

(一)主要成绩

1、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全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

紧紧围绕“十二五”目标任务,以打造绿色生活板块、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构筑绿色生态管网为导向,创造绿色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是园林绿化逐步提升。“十二五”规划计划实施的项目共23项,实施了古淮河自行车文化运动公园、盐河风光带绿化建设(承德路--南昌路)、鞠通路小游园就、古黄河五期风光带、古黄河六期、七期风光带、西互通连接线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古黄河湿地公园、慈缘禅寺项目、感恩堂及韩信文化广场项目、银川路小游园等绿化重点项目61项,额外交办项目120项。截止2015年底,共新增绿化面积532.93万平方米,提升改造面积约160.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2平方米。其中黄河五期风光带、黄河七期风光带建设荣获2013年度“翔宇杯”优质工程称号。“十二五”末期,绿化覆盖率达40.35%,绿地率达37.48%,人均公园绿地达13.2㎡/人。

二是村庄环境整治顺利完成。五年来,全区整合涉农资金2.68亿元、区财政每年配套1000万元以及21个乡镇和高新区配套资金近7000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2013年,全市第一家全域整治乡镇在我区古寨乡试点成功,2014年,我区首批8个乡镇通过市级验收,并于2015年1月通过省级抽检。我区自加压力,强力推进乡镇全域整治,至2014年12月底,连同首批8个乡镇共15个乡镇通过市级验收,余下7个乡镇至2015年3月底相继通过市级验收,全区248个行政村共7829个自然村庄全部达到环境整洁村以上标准,成为淮安市继盱眙县、洪泽县后第三个实现村庄环境全域整治的县区,从2015年4月起,我区村庄环境全面进入常态化长效管护。为巩固好村庄环境整治成果,促使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制度化、常态化,制定了《xx区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考评办法》(试行)。

三是污水管网日趋完善。我区现有乡镇污水处理厂20座,每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500吨,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3627万元,2012-2014年完成77.5公里建设任务,2015年省级污水管网任务是徐溜镇、渔沟镇、西宋集镇、棉花庄镇、赵集镇、码头镇共计31.9公里,奖补总额527万元,涉及6个建制镇,乡镇上报完成15.69公里。同时,自2010年以来,我区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建设污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工程。目前我区污水管网长度达到140多公里,建成区范围内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85%以上。

2、以市政建设为重点,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五年来,市政建设工作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各项目标均按计划完成。城区新建完成康马路盐河桥、银川路盐河桥、飞耀路盐河桥,拆除重建北京路盐河桥和淮海路盐河桥,正在拆除重建承德路盐河桥。盐河及古黄河上桥梁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加强了与市区的融合,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主城区新建改建了西安路北延、黄河东路一期、珠江路、长征路、长江东西路、芍药路、北京北路、北京东路、奥体中心东支路、九江路、双坝路等市政道路,进一步完善了城区路网和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了城区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出行条件。建成区面积从2010年的34.5平方公里增长至2014年的40.3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由267.82万平方米增长至342.28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13.83平方米增长至16.1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从213公里,增长至295.34公里, 其中污水管道从113公里增长至144.74公里。

3、以民生工程为基础,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1)区域供水工程成效显著。为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城乡统筹区域供水,提高居民饮用水质量,我区投资约7亿元,用于新建淮沭河自来水厂及区域供水主干管网。其中,淮沭河自来水厂总规模为10万吨/天,一期工程5万吨/天已建成投产。淮沭河自来水厂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处理技术净化生活饮用水,居民用水水质得到提升。区域供水主干管网已通达全区16个乡镇,累计完成铺设供水管网140余公里。按照省市区域供水要求,我区15年年底前将完成全区21个乡镇供水管网铺设工作,实现区域供水100%覆盖。为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供水压力,减少管网漏损率,节约水资源,全区投资2亿元用于主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现已完成长江路、淮海路、南昌路、黄河西路等道路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累计完成供水管道改造50余公里,城市供水安全得到保障。

(2)城区改造步伐加快。一是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5790套。其中公租房1890套,经济适用房360套、限价商品房1620套、棚危改安置房1920套。实际完成6622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14%,住房保障覆盖率达18.03%;为规范我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分配、销售和管理,出台了《xx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xx区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xx区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实施细则》、《xx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文件。二是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黄河花园一组团、盐河花园、小营村1-7号楼等18个年久失修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总面积80万平方米,惠及近5000户居民。新增停车位21000平方米,屋面维修33000平方米,绿化提升52000平方米。三是围绕全区重点项目任务,积极做好房屋拆迁(征收)新旧条例的衔接工作。2011 -2014年,全区实施房屋征收项目204个、征收户数12709户、征收面积192.02万平方米,已完成征收项目148个、征收户数10944户、征收面积161.94平方米。四是大力推进安置房建设。总投资约214300万元,实施佟洼小区一期、二期、桃李北苑、颐和花园等民生工程,安置总面积约73.78万平方米。其中,佟洼安置小区建设项目一期28#、29#两幢小高层和四期8#、10#、11#三幢多层被评为“淮安市优质结构工程”。

4、以建筑行业为保障,着力打造建筑产业航母

一是规模企业求扩大。通过引导、帮扶、促动,积极支持、鼓励企业资质升级,建筑企业总数由“十一五”末的93个上升到140个,增长51%,建筑企业结构逐步完善,形成总包、分包、专业和劳务相对适应的结构体系,积极扶持翔森公司创建特级资质,先后组建3个总承包一级企业,2个专业承包一级企业。二是产业延伸求发展。鼓励规模企业在巩固土建的基础上,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住建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