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深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要求,按照市政协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自2015年4月20日至5月11日,行程1800公里,通过听取汇报、组织座谈和现场视察等方式,对全市七县三区和市区内的中、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我市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总体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全市现有职业院校35所,其中高职4所、技师学院2所、职业高中(职教中心)20所、中专9所。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1所,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9所、省部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所。开设农林牧渔、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等十大类60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15个,市级重点专业24个;高职在校生18万人,中职在校生46万人。讷河、富裕、龙江成功入围首批“全国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成为“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县”。我市荣获“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4月,我市顺利通过“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市”遴选,成为全省唯一地市入选,每年可获得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3千万元,创建期2年。省教育厅明确表示,将重点扶持我市3—5年。可以说,近年来我市的职业教育工作,为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每年有近2万名技术技能型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各类职业培训达20万人次,为推动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组织统筹力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职业教育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全市农村四项重点改革,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办事项,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之中,进行强力推进,使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市委书记韩冬炎同志早在三年前便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工作,成立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专项领导组织,并亲自任职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组织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市教育局还把职业教育改革作为2015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2015年全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任务月分解表,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达到标准、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等。实行季工作进展报告制度,局领导班子定期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坚持突出特色,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调整力度。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专业布局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下发了《xx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xx市职业培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全市撤并小、散专业22个,对接产业新增专业12个,新建了6个前景看好的专业,如将龙江、富裕2县职教中心的汽修专业转为汽车营销方向,其他县的汽修专业停止招生,逐步撤销。各区属职业教育学校按“社区化、特色化、综合化”的发展定位,逐步向社区学院过渡。此外,各县(市)区、各学校认真研究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当前实际和未来需求,突出办学特色,主打“农”字牌,规划设置专业,着力办好1—2个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专业群,初步形成了“一县一品、一校一特色”的错位发展的专业新格局。市卫校积极发挥护理专业优势,顺应老龄化社会养老护理员需求大于供给的趋势,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广受欢迎。龙江县职教中心学校与中粮集团、飞鹤乳业、汇源钢铁等7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训协议,开设了“中粮班”、“飞鹤班”。甘南县职教中心与洽洽食品、鹤城酒业等大型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大力组织订单培训。
(三)坚持方式创新,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改革力度。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上,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加大了探索实践力度,按照准军事化手段、规范化方式、标准化模式的办学理念,进行学生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在实训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进行具体实践操作,达到了提升学生素质本位,培养职业化人才的目的。在办学与管理模式上,甘南县了实行了委托式办学,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植入民办教育基因,突破人才瓶颈”,将县职教中心委托给xx工程学院管理,以政府购买优质公共服务的方式满足技术人才培养需求,使政府由职业教育的“提供者”转变为“采购者”,实现了管理体制机制、办学理念模式、人才培养方向的根本性转变,今年将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培训3700人次。讷河市探索形成了“设置积分卡、实行学分管理”的经验。克山县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与浙大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展“院县合作办学”,与市职教中心开展“联合办班”,助推了该县“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同时,各县(市)职教中心与农民合作社合作办学,变灌输式培训为引导式培训,形成了校社一体、理论实践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仅讷河职教中心上半年就培训合作社成员2000余人,举办科技服务20余场。
(四)坚持内涵发展,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推进力度。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协作、院校配合”的原则,从“整合大资源、搭建大平台、建设大职教”入手,不断优化职教资源布局。在中职招生上,我市在全省率先开设了初中学生职业指导课,率先建立全市中职招生免费咨询平台,率先统筹区域招生,打破地域限制,实施跨区域招生。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上,“按照人均1—3元标准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专项经费”,填补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无专项经费的空白。在培训资源整合上,出台了全市职业培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在现行政策、实施主体、资金渠道、培训要求“四不变”前提下,实现了经费管理使用、师资调度、培训任务分配等“六统一”。如,各县(市)将人社、农委、扶贫等10多个部门的培训任务,100%交给县(市)职教中心承担,解决了培训资源分散、各自为战、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仅上半年就职业培训78万人次,同比增加了近万人。我市还积极与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开展深层次合作办学,由其为牵头单位,我市行业主管部门、职业院校、涉农企业、研究院所、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64个单位为成员单位,通过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共同组建“政府统筹、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的具有大集团、大协作、大效益特点的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年底前,我市将完成以省农垦职业学院为理事的xx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工作。
尽管我市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地位、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人们仍把上高中、考大学看作正统教育,有的学生甚至中考只考200多分也高价去普高“博一下”。另外,有些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政策不够明确,一些具体政策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一些单位在用人上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和干部子女的就学意向,对社会偏见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线技术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不高,使学生普遍不愿意将技术工人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读职业学校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现行的招生制度存在不足之处,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招生时,常常将职业学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使社会上认为职业学校只能录取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特别是近年来高中、大学扩招,增加了普高的吸引力,学生、家长还误解为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客观上造成了职业学校招生难、管理难、办学难的局面。
(二)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目前,职业教育学制仍显机械,主要以“2+1”(两年理论,一年实习)为主,管理体制基本按照普高管理模式,对学生自由择业,自主就学存在较多不便。一些职业学校办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陈旧,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个别学校质量意识不强,抓招生不遗余力,抓教学敷衍了事,短期行为严重,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再加上管理措施不够灵活,缺乏宣传力度,近年来,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虽取得了喜人成绩,也只能孤芳自赏,致使职业教育生源不旺,招生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另外,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依然不畅,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后,很难继续升学读高职院校或高等院校。按
市政协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5-11-03 15:01:1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393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