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2013—2015年度四个一工程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10-22浏览:2692下载199次收藏

某县2013—2015年度四个一工程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

根据《xx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四个一工程示范点创建方案》(玉政办发[2013]261),按照省“十大示范”的战略部署,围绕“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目标,着力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实现xx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跨越、民生改善保障新跨越,示范区创建工作结合“美丽家园”行动,按照创建方案进行对照检查,现将xx县2013—2015年度四个一示范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自2013年xx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启动以来,xx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有基础、有特色、能示范、群众积极性高”的原则,结合xx实际确定以假莫代核桃树、尼戈上寨、者嘎、安定、塔郎、它克旧城、都郎、小燕等示范点开展创建活动,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三年来,重点打造特色民居改造、民族文化广场、科技文化活动室、公厕、文明巷道、路灯、垃圾处理池等配套设施。完成特色民居改造259户,新建15户;文明巷道10401米,排污沟渠7189米12个公厕10个垃圾池12个污水处理池,新建沟渠2991米,受益面积668亩;铺设引水管道13151米,蓄水池567立方,铺设文化活动场地11个5599平方米,综合用房8间1186平方米;新装太阳能路灯137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200户,开展科技培训30期,扶持20个农家乐,共投资2638.36万元,其中:省市民宗部门投入1035万元,县级配套10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1626.80万元,群众集资投劳81.55万元。
二、几点实践经验   
通过三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县的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示范创建必须注重规划,做到规划先行。规划是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的龙头,专家指导、科学论证、规划先行显得尤为重要。在编制总体规划时,要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相结合,实实在在地做到保护、传承和发展相结合。   
(二)示范创建必须整合资源、协力共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任务重、投入大、涉及面广,仅靠民族工作部门有限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资源,多元投入。将新农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统筹安排,捆绑投入,积极协调发改、水利、农业、林业、国土、交通、通信、广电、教育、卫生、财政对创建活动投入,有效地整合各方面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把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有效衔接,互取优势,互相配套,形成协调发展,共同受益,互利双赢的格局。   
(三)示范创建必须彰显民族文化、突出民族特色。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一个特色层面,既要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又要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要始终突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如曼来小组属傣族,通达和峨嘎小组属彝族,就要求我们要组织开展好傣族和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丰富民族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村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坚持以村办小学为阵地,实施“四个一工程”,围绕素质教育,开设民族文化常识课,把民间工艺、民间舞蹈、民族常识、民风民俗引入课堂,使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得以升华。民居改造设计要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利于产业发展、贴近群众需求、提升生活质量、美观舒适实用。注重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彰显地方性、民族性、差异性和现代性。要坚持保护、开发和利用并重,挖掘、传承和创新并举的原则,对民族文化精品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四)示范创建必须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助农增收。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必须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的主题把发展民族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全部工作的核心,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当地群众找到一条稳定的增收路子,让农民尽快增收致富。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务必结合自身实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2013—2015年度四个一工程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