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5-10-21浏览:2918下载181次收藏

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种类的增多和使用数量的增加,农民反映除草剂药害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了解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利于咱们在农业技术指导中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给出预防补救措施。目前又正值除草剂药害高发期,那现在我就咱们当地几种常用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与大家共同学习,古语说:“温故而知新”,希望在这次共同学习中大家都有所收获,不足之处也敬请批评指正。  

一、乙草胺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封闭处理剂,生产上用在玉米、油菜、大豆、花生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施入土壤后药物被植物幼芽吸收,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  

(一)乙草胺药害症状   

玉米田在使用乙草胺封闭除草产生药害表现为两种症状:一种是在玉米种子发芽出土前,玉米芽中毒弯曲严重变形不能出土,造成缺苗;一种是在玉米出苗时芽俏 中毒僵硬变成锥形,造成新叶无法正常生长展开,部分干枯死掉或直到芽俏干枯破裂,新叶才扭曲的展开,最终多数形成弱苗导致小棒或空杆。  

据资料介绍,瓜类作物如西瓜、黄瓜、甜瓜、南瓜等对乙草胺比较敏感,这些作物田一般是不推荐使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有的农户在瓜田附近喷施过乙草胺除草剂后,通过飘移药害,造成西瓜嫩梢叶片焦枯。据观察,西瓜一般喷药后20小时左右,就会出现药害症状,乙草胺药滴顺风飘移,造成药害的距离可达80~ 100米 。不仅如此,现已发现采用大棚、小棚加地膜覆盖,在3天前用乙草胺作土壤封闭除草后移栽西瓜苗同样出现了乙草胺造成的药害,使西瓜幼苗生长不良。  

(二)玉米地使用乙草胺产生药害分析:  

1.用药量大,兑水量少  用50%乙草胺乳油防治玉米田间杂草,每亩用药量在100~150毫升,对水30—45公斤喷雾,在土壤表面形成很好的封闭层,防效可达95%;超出此用药量范围就容易产生药害,生产中有的农民为了省工省力都少用水且加大用药量,每亩用药量达200~400毫升,对水量20~25公斤,个别的每亩用药量500毫升以上,所以产生药害。  

2.施药后降雨遇高温,种子播后萌发出苗期遇20~30毫米大雨,将土壤表层的乙草胺除草剂通过雨水渗透到土层内,直接接触玉米种子根使之受害枯死;雨后高温烈日,水分蒸发量大,根系受害后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降低,造成小苗生长受阻,僵苗不发。   

3.乙草胺只能用于作物播后苗前,不能用于玉米出苗后。各种除草剂都有安全合适的施药时间,用药时间不适宜也会引起药害。   

(三)预防补救措施  

1、首先,培训普及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十分必要:有的农民在玉米田产生乙草胺药害时,认识不到是药害,总以为是种子的问题,所以要利用各种形式的科学培训,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用药的技术水平。学会因地确定乙草胺用量,按要求兑水,喷洒均匀,提高封闭效果,改变农民加大除草剂用量才能取得理想除草效果的错误认识。  

2、玉米产生乙草胺药害后要根据药害程度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一般药害较轻能保85%以上苗的地块不需要处理;保苗60-80%的地块要及时补种,补种的原则是缺两颗苗补种一穴,缺三颗苗补两穴,不能补全,以免补种苗被欺形成三类苗;缺苗60%以上就要及时毁种,避免贻误农时。补种的苗在五、六片叶时追施一次氮肥促进生长。玉米受乙草胺药害多在玉米种子发芽出土前或玉米出苗时受药害,植株弱小,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腐殖酸、叶面肥都没有什么作用。  

二、烟嘧磺隆(又名烟磺隆、玉农乐)  

为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在玉米3-5叶期,杂草出齐且多为 5cm 左右株高,茎叶喷雾,用4%悬浮剂65-100ml/亩(北方春玉米),兑水 30kg /亩喷施。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  

(一)烟嘧磺隆对玉米产生药害症状为: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轻者一般1周恢复正常生长。重者叶片变白,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玉米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并且可能产生部分丛生、次生茎。  

(二)产生药害原因分析:  

1、烟嘧磺隆适用于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玉米。甜玉米或爆裂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  

2、用药时期不当: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随生育期的不同而不同。烟嘧磺隆使用的安全期为玉米的3~5叶期,2叶期以下或6叶以上,易产生药害,而一般地块的玉米长势不一,玉米有大有小,避开玉米心叶则为最佳用药方法。  

3、施药时间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部分常用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