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一、2014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市“两会”及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和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目标,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着力构建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监管格局;积极创新监管理念,加快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围绕突出问题抓整治,努力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打造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和示范店;坚持以提升产业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加快食品药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成效明显。特别是在景谷发生“6.6级”强烈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情况下,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稳中向好。
(一)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2014年是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组建已完成,人员划转已到位,全市划转到位行政事业编制143人。全市10个县(区)的103个乡镇全部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32个区域性乡镇监管所分别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一专五员”(乡镇专干和村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联络员和义务监督员)1039人,部分县区落实公益性岗位16人。
本轮机构改革完成后,一是整合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和机构。二是逐步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三是职能调整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增了食品生产、流通监管职能,“四品一械”监管对象由15000余户增至38474户,其中:药品使用单位1405户、药品生产企业4户、药品批发企业15户、药品零售企业835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户、医疗器械专营企业11户、兼营企业649户;食品生产企业447户;食品流通企业20535户;餐饮服务单位13191户;化妆品生产企业1户、经营企业609户;保健食品经营企业771户。
(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五个到位”。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重大公共安全问题。市政府多次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切实重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二是工作部署到位。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写入市委全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列入市政府对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市政府与各县(区)和市直各成员单位,各县(区)与乡镇政府、监管部门、行政相对人层层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四是监管机制到位。我市及时调整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食药监局局长任食安办主任、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明确了食品药品安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责任制。五是基础保障到位。各级政府均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机制,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部分县区落实了乡镇、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工作经费,保障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三)强化“四个建设”,构建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是加强协调机构建设,构建覆盖市、县、乡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网络。在成立了市、县(区)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了乡(镇)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有效解决了基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缺腿”、少“抓手”的难题。二是加强责任体系建设,构建权责一致、责任清晰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格局。市政府对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逐一明确了职责分工,与10个县区签定了《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责任书》,监管机构与企业法人代表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承诺书,分别明确了部门、基层政府、企业责任。三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初步形成食品药品综合监管的基础性框架。制定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规划》、《全市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规划》,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到超前谋划、有的放矢;制定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对食安委会议制度,案件举报受理与查处制度,信息收集、发布及报告制度,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督察督办制度等做了明确规定;出台了《食品生产许可办理程序指南》、《普洱市流通环节市场准入许可管理制度》等20余项制度。四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食品药品产业信用水平。制定了《普洱市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把肉类、蔬菜、乳制品和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作为信用体系建设重点。
(四)建立“四项机制”,完善全方位监管运行机制。一是抓网络建设,构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盘活现有资源,将服务延伸至“八小时”以外,坚持“有诉必接、有报必查、有查必果”。建立健全消费警示发布机制,开通电视台、网络、报纸、移动电话预警发布,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二是抓规范自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强化经营业户自律。指导大中型商场超市做到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制度落实;针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小型食品经营业户散、进货渠道杂等特点,指导食品药品经营业户建立“商品档案”,确保有备可查,做到商品来路清、去向明。三是抓处置演练,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的应急反应机制。修订了《普洱市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药监、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全市应急预案的大框架下,也分别制定了部门专项预案,初步形成了总分结合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各县(区)也制定了本辖区的应急预案。四是抓协同作战,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的联动协作机制。针对问题频发环节、高风险食品和跨领域违法等问题,采取统一部署、集中行动、互联互动的方式,惩治非法,打假治劣,正本清源,着力净化食品药品市场。2014年食药监部门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365件,罚没款182.7万元。公安机关共查获速冻牛肉166.22吨,查扣车辆22辆,涉案金额800余万元,查扣问题大米4.5吨,查封取缔米干米线生产加工“黑作坊”、“黑窝点”3个,捣毁中药饮片窝点1个,立案调查17件。缉私部门共查获牛肉、鸡肉等各类冷冻食品620余吨,办理食品走私案件17件,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五)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了定期沟通、联席会议、信息通报、联合检查、行刑衔接等食品药品安全制度,构建了农业、工商、质监、教育、卫生、食药监、公安等部门间的协作机制,不断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深入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大力开展“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全市30%的乡镇(街道)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争取上级专项及配套资金80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监管部门执法、检验装备。
(六)检验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审评立项;澜沧、景东两县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11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能力提升工程纳入试点建设;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取得食品检验资质及检测项目341项。食品药品科技支撑基础不断夯实。
(七)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明显。深入开展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示范街、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景谷县列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序列,努力打造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的样板区,整体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全市推行以树一批示范店,规范一批合格店,关停一批不合格店等具体监管措施,建成省级食品示范县5个,餐饮服务示范单位76个、示范街1条。同时,坚持日常监管与量化分级相结合,全面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全市持证餐饮服务单位12538户,已评定11458户,评定率达96.4%。
(八)以实施gap、gmp和新版gsp为主线,建立质量可控的药品供应链保障体系。以实施gap、gmp和新版gsp为载体,从中药材种植gap到药品生产企业gmp再到药品销售gsp认证,有效实现监管方式由“规范控制”向“控制规范”变革。对监督实施gap、gmp和gsp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理清职责、明确程序、统一标尺,点对点提供质量管理基础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和审评认证、专业培训等跟踪服务。注重抓示范,强化典型引路,集中打造一批软硬件规范的示范企业,抓点、连线、扩面,全市药品质量认证工作全面有效推进。
(九)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开辟“对话普洱”食品药品安全电视宣传和“法制普洱”专栏,开展科普知识大讲堂、发放宣传单(册)、媒体播报安全监管新闻以及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等。二是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社管综治暨平安建设宣传月”、“食品安全主题日”系列宣传活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厂矿、进入千家万户。三是进一步完善了“12331”投诉举报平台建设,普及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药品监管热情。四是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成立普洱市食品药品专家委员会,为重大决策咨询、地方标准制定、技术审评指导、安全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应对等提供智力支持;成立米干米线生产协会、进出口食品行业分会、美食协会等食品行业协会,逐步建立“行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共治机制。
(十)应急风险管控工作妥善有效。一是强化风险监测。2014年对23类食品、31项指标开展风险监测,上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29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994份,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371例,药物滥用监测报告369份。二是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
关于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本文2015-09-19 14:41:03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279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