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调查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5-09-08浏览:2277下载186次收藏
南政协党组〔2012〕18号 签发人:马道蓉 中共政协南充市委员会党组关于报送《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调查与建议》的报告 中共南充市委: — 1 —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服务社会、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重要职能,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宣部等六部委办《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发〔2010〕14号)的精神,更好地发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作用,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市政协主席会安排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对我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调查与建议》,经政协第五届南充市委员会第八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现呈报市委,供决策参考。 中共政协南充市委员会党组 2012年11月15日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是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主阵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大力推进我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建成标准文化站,但其作用发挥如何引起了市政协的关注。7月下旬,我们深入各县市区,以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交流、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我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形成如下报告:一、基本成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以项目为载体,乡镇综合文化站阵地建设局面可喜。全市41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截止2012年6月底,已建成并投入使用381个。其中,街道办文化站11个,在建27个,未建7个(未下建设指标6个,蓬安三坝乡由于规划建设核电站,暂未建文化站)。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将达到98.3%;建成文化书屋5437个,小型文化活动广场189个,基本能满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需要。(二)以活动为平台,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功能效力初显。一是搭建载体。以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嘉陵江灯戏艺术节、国际木偶艺术节等20余项大型文化活动和各类比赛等市、县(市、区)两级大型主题活动为载体,吸引大批群众积极参与,带动乡镇(街道)文化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发挥优势。根据乡镇(街道)人员集中、组织灵活、时间充裕的特点,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三是丰富活动。利用各类节假日组织开展“专业院团文艺迎春专场演出”、“嘉陵江大讲堂进社区”、“送文化下乡”、“春节广场文艺演出”、“春节文体大拜年”等文体活动。据统计,近三年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开展各类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4600多场(次),群众参与和观看达300多万人(次)。(三)以人才为抓手,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设置逐步完善。一是配置人员。各综合文化站均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部,基本保证了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同时,随着人员调整补充,文化站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和工作能力逐年得到优化。二是组建队伍。积极组建乡镇(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立了秧歌队、腰鼓队、合唱队、健身舞蹈队、高跷队等共23680人的文艺队伍592支,成员稳定、水平较高,能组织排练、开展活动和参加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比赛。三是培训专干。每年举办两期乡镇(街道)文化专干培训班,培训文化工作政策法规、专业技能、活动组织等,近三年约培训200人次;定期派专业文艺指导员深入乡镇、街道、社区进行文化活动辅导和艺术培训,促进乡镇(街道)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二、主要不足近年来,我市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步伐较快,管理逐步规范,但其综合利用、功能发挥、科学管理等方面仍有不足,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文化自觉意识滞后。一是部分基层同志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经济建设“硬指标”,轻文化建设“软实力”,没有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无安排、不检查、不问责。对综合文化站运行投入不足。据了解,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将每年2万元的文化事业专项经费全额用于文化活动,基层文体活动经费无保障。二是文化站工作者对工作职能(责)认识片面单一,缺乏必要的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获取最新的政策和信息难,客观上影响了职能的发挥和观念的更新。三是老百姓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方式单一、陈旧。仍以看电视、打麻将为主,一些不健康、消极的不良风气蔓延,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调查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