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主任严以修身交流发言材料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式启动后,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我委印发了xx农党发〔2015〕9、10号文件,要求以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形式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根据委主要领导安排今天我就“严以修身”专题作主题发言,任务布置后我感到压力较大,可是作为政治任务,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准备,不过确实工作忙、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通过在参考资料上学一点,读书和上网查一点,自己思考想一点写了发言稿和大家一起探讨、一起交流、共同学习进步,恐有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浅议修身
首先“修身”从哪里来的?大家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查查字典出自《礼记·大学》,也就是说“平天下”实现天下太平的大同社会是崇高理想,故欲创建和谐社会,必先从“修身”做起。“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理学基本纲领的最后一条,其原文我认真复习了一下,有利于理解“修身”。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思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地区、单位);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地区、单位),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家族和家庭(树立家风),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己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真研究万事万物。
反之,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好了,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也就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这样一来我想“修身”实际很简单,就是完善自己,使个人行为有规范,但它很重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规范和规矩就是其中所说的格,所以什么再难的事情只要有了规矩就好办了。我想修身重在养,即所谓“修身养性”,我认为主要在于养身,养德,养志,养识,养性五个方面。首先是养身,古人重视养身,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就讲养身,毛主席老人家也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健康的体魄。2008年我在清华大学培训期间,对东大操场边上看到一条标语很有感触,写的是“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后来得知是清华大学老校长、教育家蒋南翔在1952年12月提出的口号,试想在这样环境下,成长出的学子们将为国家作出怎样的贡献呢?
其次是养德。诸葛孔明在《诫子书》中写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年终总结都要写一个述职述廉报告,2015年加了一个述德,叫“述德述职述廉”报告,说明对于一个党员干部 “德”的重要性。组织部门评价、考察和任用干部涉及“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也是把“德”放在第一位的,再推而广之,上升到国家层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说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承美德,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对于国家治理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另外就是养志。鬼谷子《本经·养志》上说:“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我理解就是要培养个人“志向”,心神要专一,意志要坚定,尽量减少个人欲望,这样就能把事情办好。在这里要仰望一下大周皇帝武则天,因为她立大志要做光照天下的圣人(自命武曌),她生前知人善任创下丰功伟业,开启了中国四大盛世之一的“开元盛世”的大门,死后留下无字丰碑,任由后人评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干事业上如果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心无旁骛,一干到底就能“干成事”。
再就是养识。俗话说,“动”能养身,“俭”能养德,“静”能养志,“学”能养识。我理解所谓“识”就是知识、能力、技能,也就是我们所说业务能力、管理水平。我在想,前两年我干茶叶工作,虽然不是学农的,以前也没干过这项工作,但是如果干了几年,既不知道“绿、红、白、青、黄、黑”中国传统六大茶系,也不知道我们在种的是“龙井43、乌牛早、福鼎大白”,下乡指导农民一问三不知,解释的方法只有一句话:我不是学农的。那套用一局网络流行语,人家一定会说“这位童鞋的算术课是历史老师上滴”,对吧?所以要干一行爱一行,不学习是不行的。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我参阅了一下组织部发给我的记录本,上面有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是荀子的《劝学》,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深有启发,学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增长做好革命工作的本领。人们只有通过学习这个途径来提高自己,但学习是很枯燥的事情,怎么办呢?孔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出了学习的“知、好、乐”三层境界,如果我把学习当成打游戏一样有趣,什么问题不就结了?
最后是“养性”。“养性”就是养“生”,为什么多个竖心旁呢,因为养性就是修养身心,涵养天性,与心有关,心静自然凉,“心态”好了,“生态”自然就好。所谓修身养性,如果有困惑,不妨重温一下《培根论人生》。比如对于修养,可以读一读《论美》一篇。而关于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盈亏平衡点,也可以借鉴一下《论宗教信仰的统一》;如果还有闲暇,还可以品一品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每首诗就三两句,却道出了深刻的哲理和对生活的挚爱。
当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自认为更有必要经常拜读一下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引用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市农委主任严以修身交流发言材料
点击下载
上一篇:市农委书记严以修身交流发言材料下一篇:市农委总畜牧师严以修身交流发言材料
本文2015-08-13 15:00:34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209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