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暨三严三实第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5-08-11浏览:2808下载240次收藏

   

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暨三严三实第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按照中央、省市县委关于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总体部署和县政府党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的具体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县政府党组中心学习暨“三严三实”第一次专题研讨,主要是观看专题片《苏联忘党忘国20年祭》,围绕“如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等‘六观’”作专题研讨。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政府班子成员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公安局、产业园管委会、灵台一中县级干部,县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白主任列席会议。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观看专题片《苏联忘党忘国20年祭》。  

……  

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学习我们只观看第一集,其余五集在以后的学习中再组织观看。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交流发言。  

下面,我围绕这次会议主题,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先谈些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责任,必须准确把握其深邃的历史渊源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意义。之前,省、市、县委主要领导在党课报告中对“三严三实”的本真内涵和实践要求作了深刻阐述,特别是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三严三实”第一次专题研讨会上,刘书记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对“三严三实” 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了进一步诠释,使我们对“三严三实”有了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里,我结合近一阶段的学、思、践、悟,谈一些自己对“三严三实”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三严三实”是一种历史传承,反映了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特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从政者“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充分体现了“严”和“实”的内在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建党94年、执政66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做到了严和实,党就坚强有力、坚如磐石,从胜利走向胜利;离开了严和实,党的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员干部就会出问题,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三严三实”发扬了传统文化、传承了红色基因,集中阐述了共产党人“质”的规定性和应当具备的“本真”要求,科学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重大问题,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从政、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  

其次,“三严三实”是一种理论创新,体现了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内涵。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源泉。“三严三实”的提出,是我们党作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到今天有着8000多万党员、领导13亿人民的执政党,靠的是理论路线的正确指引,靠的是作风建设的坚强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秉承了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以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严三实”,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第三,“三严三实”是一种政治考验,强化了持续推进作风转变的鲜明导向。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蔓延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但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正处在一个节骨眼上,“四风”问题树倒根还在、藕断丝还连,“不能”、“不想”的问题还未真正解决,顶风违纪、改了又犯的现象还不时出现,发自内心反“四风”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如果说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是为了割掉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上的“毒瘤”,那么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再添把火、再加把劲,进一步固本培元,为党员干部强身健体增加“营养剂”。这样看来,践行“三严三实”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深化,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措施更实,决不是一般的要求、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大背景下,对党员干部政治态度、思想觉悟、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的全面考验。  

第四,“三严三实”是一种标杆引领,确立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严三实”以严为要、以实为基,立足于“先锋队”的本质要求,对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划定了坐标、明确了指引,既指明了干事创业的方法论,又提振了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当前,我们正处于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使命无比光荣,责任重于泰山,需要我们以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为榜样,以“严”和“实”的态度与作风,汇聚起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强大动能,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蓬勃激情,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起点与基础,必须作为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和为人之要  

“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起点和基础,源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思想的继承发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蕴含着严肃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  

第一,“严以修身”能够铸造使命的笃定。“严以修身”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我们要看到,“严以修身”不仅是理论要求,而且紧紧地盯在实践上,目的就是要推动事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我们践行“严以修身”,就要铸造这种使命的笃定,以求真务实、虚功实做的态度,真抓实干、动真碰硬的作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坚决贯彻,对中央和省、市、县委作出的指示要求坚决落实,对群众期盼的实事好事坚决干好。可以说,“严以修身”是我们承担使命、完成使命的精神和力量之源,随着专题教育的深入开展,这种作用会愈发地凸显出来。  

第二,“严以修身”能够创造人生的安定。人生的安定,不仅是党员干部个人的愿望和追求,也是组织的希望和要求。我们践行“严以修身”,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大家进一步绷紧思想上的弦,有效防止和杜绝作风问题、廉政问题、纪律问题的发生,这是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一种真正关心和爱护。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听党的话、跟党走,按原则、按程序办事,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就是要始终以“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守住正与邪、利与义、公与私、情与法的分界线,带头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带头树立营造倡廉、重廉、持廉、保廉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三,“严以修身”能够塑造心灵的淡定。淡定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底气。心灵的淡定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追求和境界,这也是“严以修身”的题中之义,是修心筑魂的重要方法和路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我们应把提升自身境界、塑造心灵淡定作为终身课题,始终保持坦荡胸怀,以平和之心对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以进取之心对事,正确的看待职务、待遇、成绩、吃亏和委屈,正确对待荣辱、进退、名利和得失,把职务看作是使命,把待遇看作是责任,把成绩看作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多想肩上责任,少算个人利益回报,始终保持向善情怀,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以扎实的工作回报组织、回馈人民。  

三、树立正确的“六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思想的“总开关”,是非观、公私观、义利观也与人们思想密不可分,这“六观”共同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  

(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本质和各种关系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由于每个人的社会实践水平、历史发展阶段、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其所处的根本利益、社会地位和对社会发展、人生追求的看法和态度不同而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世界观。而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对人的活动发生支配作用,发挥决定作用。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纵观近年来我们党查处的薄熙来、刘志军、王立军等一些大案要案,所有腐败官员在最后检讨时都说到“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这是因为作为党员干部特别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个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就丧失了灵魂,就如同行尸走肉、跟死了一样,什么错误、犯罪行为都会发生,而且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的危害更大,影响更恶劣。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对党的事业丧失了信心,所以才会贪污腐败、以权谋私。  

二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共产党员的人生观就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人生,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和乐趣,把为在世界上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堕落蜕化成腐败分子,与他们不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人信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腐朽没落的人生观。原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就是这方面的反面典型,他以权谋私,收受贿赂3901万余元;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2.8亿多元,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三要树立无私奉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具体地讲,价值观回答的是值不值的问题,就是这件事这样做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的问题。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利益主体所处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某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往往不是少数人所具有,而是为某一阶级、阶层、群体所共有。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努力地工作,无私地奉献,这个很值。而为了个人的名、权、利去追逐,去犯法,甚至掉脑袋,就很不值了。近年来我们查处的薄熙来、刘志军、王立军、李春城等大案要案无一不说明价值观出了问题迟早是要出事的。   

四要树立先公后私的公私观。公私观是对公与私的关系的根本看法。公私关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因而也就没有私有观念,更不存在公与私的对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公有制解体,出现了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由此产生了私有观念,形成了公私关系。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暨三严三实第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