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人才办主任严以修身心得体会
“严以修身”在“三严三实”中排在第一;《礼记·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也居首位;宋·欧阳修在《答李诩第二书》中说,“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可见“修身”一直就是中国人生命的支点、行道的重点、立业的起点。所谓“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严以修身”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点反省自己的身心言行,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清除思想中的“杂质”,通过择善而交,相互勉励、增长德行、培养志趣。“严以修身”既是对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
“严以修身”,就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而这最考验干部的定力。加强学习、提升境界是关键,“补钙”“充电”需要常态化、制度化,要在领会实质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讲“严以修身”不是让我们“沽名钓誉、独善其身”,也不是鼓励“推卸责任、置身度外”,而是要求党员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自己党性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毫不懈怠,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仰毫不动摇,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信念坚定不移。作为组工干部如果不想担责,遇困难绕道而行、敷衍了事,这些看似高明、实则无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焦裕禄、孔繁森,到郑培民、牛玉儒,再到杨善洲、沈浩,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优秀干部,无一不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楷模。
有个《老太婆的悲哀》的故事说有一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那里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就要倒塌
“严以修身”,就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而这最考验干部的定力。加强学习、提升境界是关键,“补钙”“充电”需要常态化、制度化,要在领会实质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讲“严以修身”不是让我们“沽名钓誉、独善其身”,也不是鼓励“推卸责任、置身度外”,而是要求党员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自己党性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毫不懈怠,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仰毫不动摇,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信念坚定不移。作为组工干部如果不想担责,遇困难绕道而行、敷衍了事,这些看似高明、实则无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焦裕禄、孔繁森,到郑培民、牛玉儒,再到杨善洲、沈浩,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优秀干部,无一不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楷模。
有个《老太婆的悲哀》的故事说有一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那里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就要倒塌
组织部人才办主任严以修身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
本文2015-08-10 14:11:41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197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