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讲稿
修身 用权 律己
谋事 创业 做人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讲稿
“三严三实”是党中央在落实八项规定、聚焦反对“四风”加强作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向全党发出的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动员令。既是我们领导干部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更是进一步深化我们作风建设的方向指南。
一、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具体内容、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一)“三严三实”提出的背景
在2012年11月15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履新时就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
2014年9月1日刘云山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时,强调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领会“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和具体要求,切实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更好履行共产党人的崇高职责。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二)“三严三实”的发展脉络
“三严三实”讲的是党的作风,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而不同的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有不同的内容。“三严三实”的提出是我们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党的作风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各自的时代特征出发,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新概括的理论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并着重指出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别的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针对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出现的新问题,十分重视作风建设,尤其党风廉政建设,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了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全面要求,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了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改进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切实转变领导作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等一系列重要思想。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则结合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秉承了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对作风建设频出重拳。颁布了“八项规定”,中央高层首先带头转作风树新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系统阐述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新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重拳整“四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鲜明提出“三严三实”,确立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把作风建设提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重大部署。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节点上提出“三严三实”,就是要奏响时代的正气之歌,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凝聚干事创业的无穷力量。
(三)“三严三实”的内容和时代内涵
“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涉及到了良好的品德、官德的养成,有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息息相通,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这几个方面,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礼记•大学》中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深刻诠释,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摆在了第一位。古人还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百行以德为首”。这些都是指的做人、做事与做官,修身与立德的道理。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位高,得人尊重是一时的;德高,得人尊重是永久的。德高才能望重。所以说,“人可一生不仕,但不可一日无德”。损人利己,中饱私囊,权钱交易,甚而图财害命,为无德;贪图享乐,权色交易,道德败坏,为缺德;追求名利,排斥异己,官官相护,甚而买官卖官,为败德。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一个人具备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样,才能处于一种智慧状态,当遇到春风得意的人生顺境时,就不会忘乎所以和乐极生悲;当身处凄风苦雨的人生逆境时,也能心平静气的坦然处之。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修身正己最主要的就是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修养、忠诚履职、廉洁实干上当好模范。
严于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可以说是把双刃剑,它既能激励人,又能腐蚀人;既能构筑为大众利益的丰碑,又能挖掘自我毁灭的坟墓。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权为私用、滥用权力,则群众怨、名声败、事业损。谨言慎行慎微,一切在制度的框架内办事,才能保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我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对待权力,要清醒、清白、清廉;对待党纪,要慎言、慎行、慎为;对待履职,要老实、扎实、务实;对待自身,要自重、自谨、自励。真正做到在政治上简单做人、在工作上简捷做事、在思想上简洁做官。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讲稿
本文2015-08-03 17:30:58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160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