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百局千人进万企活动调研报告
市统计局百局千人进万企活动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中共云南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决定》精神,根据《云南省统计局关于在全省开展“百局千人进万企”调研活动的通知》(云统发〔2015〕32号)文件精神,以转作风、摸实情、服务基层和服务企业发展为目的,市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百局千人进万企”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把“百局千人进万企”调研活动与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建设、坚持服务统计基层、服务企业发展。一方面是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另一方面是结合法治统计建设,宣传统计法制法规,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组织领导
市统计局成立以局长徐伟声为组长,副局长张亚鹏、沙莉、徐立红为副组长,各科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百局千人进万企”调研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分赴8县(区)开展调研活动。
本次全市统计系统“百局千人进万企”调研活动采取市局统一领导、统一要求,走向基层、走进企业,结合统计改革和日常统计工作,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基层及企业统计工作情况。
二、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调研活动从2015年5月10日开始,6月10日前完成调研。
(二)活动对象:原则上每个县(区)要调查13户以上企业。重点调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三)活动方式:以入户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一是深入分析实施“一套表”工作后,基层统计部门如何转变职能,更好地为调查对象服务;二是全面了解我市企业生产经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三是结合法治统计建设,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调研基本情况
市统计局四个调研组分别于5月11日至15日和5月25日至6月1日对全市部分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采取入户调研及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与企业面对面进行交流。一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基层及企业统计工作情况;二是了解对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三是了解县(区)人民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对于扶持企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和制定的相关政策;四是收集企业对统计部门如何服务企业的意见建议。调研共深入企业156户,其中:工业企业56户,批零住餐企业37户、服务业企业10户,建筑业企业16户,房地产企业37户;调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个;召开座谈会8场次,累计共有74户企业参加座谈会,部分县(区)发改、住建、工信、商务、税务等职能部门列席参加了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共计480余份。
四、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企业
1.原材料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生产成本上升。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原材料价格随市场波动较大,劳动力成本普遍增加,造成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盈利空间明显压缩,致使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经营或“负利”状况。以制糖业为例,受缅北战争影响,一是耿马、镇康两个县的制糖企业境外种植甘蔗有20%左右无法运入或不能按节令运入,虽然糖价比上年有所回升,但是,甘蔗入榨量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设计的需要,致使生产成本上升,销售糖每吨亏损800—1000元;二是境外甘蔗原料基地大幅缩减,原料供应不足。
2.市场相对疲软,产品销售不畅。今年以来,工业品国内需求相对疲弱,造成市场相对疲软,产品库存明显增加。尤以矿产业和建材业最为明显,全市矿产业受下游产品需求下降、价格低迷等影响,库存增加最为明显;因国家投资放缓、房地产企业不景气等因素,建材市场持续低迷;水泥生产企业由于产能过剩、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成本普遍偏高、销路狭窄等原因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3.行业之间存在无序竞争,产品存在缺位。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部分行业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现在大多数企业正受到产品价格下跌、库存大幅增加、利润明显下降的困扰,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甚至出现恶意降价等无序竞争现象。目前,我市工业企业多数以劳动密集型的基础原材料加工业为主,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也低,产品的趋同化情况也非常突出。产品的低技术和趋同化,在市场尚未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是共同获益,而一旦市场出现饱和,企业之间的低层次价格战将是不可避免。另外,我市工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多年来由于受资金人才等条件制约,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科研机构;即使个别企业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研发经费投入不足。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不利于中小工业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容易造成波动。
4.融资手段落后,资金严重短缺。我市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普遍存在重生产、重销售而轻财务管理、忽视资本经营的情况。融资手段落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资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市工业企业自有资金较为有限,使得企业在资本运作等方面难有作为;二是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结构不合理。“长资短用和短资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长资短用难以发挥资本资源的价值,短资长用将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5.缺乏人才支撑,管理不规范。我市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普遍缺乏技术人才,特别是缺乏研发人才,企业管理不规范,创新能力不强,影响制约企业发展。
6.企业转型升级难。主要原因:一是长期形成了对现有产业的依赖,如何就现有产业进行转型,在定位和着力点上不明朗;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停留在工作报告的层面,在推进落实上缺乏实质的内容;二是产业升级,搞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企业生产线的扩建,设备配套,高科技人才引入等需要投入巨资,我市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薄弱,自有资金无法满足产业升级需求。
7.新兴产业难。一是大部分企业获取新兴产业市场信息不足,产业链不清晰,无法做出基本的市场预测,难以找到进入新兴产业的切入点;二是新兴产业技术要求高,资金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而人才、资金正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三是企业投资新兴产业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大部分企业自有资金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一旦投资新兴产业,会造
市统计局百局千人进万企活动调研报告
本文2015-08-02 11:20:2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148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