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宗局三严三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后,通过局领导的教育启发和引导,自己对“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性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中,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可见严以修身的重要性。综观自己的人生历程,自我认为严以修身相当重要,严以修身才有我平顺的人生。今天借些机会谈两点体会:
一、做人、做官中的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下面的《说文解字话“做官”》一文就可解释清楚。日前,我无意中看了周凌华写的一本书,书名叫《自我净化》,其中有一篇文章叫《说文解字话“做官”》,讲得很有深意,对如何做人、如何做我这样的七品芝麻官分析的十分透彻,今天我就借来一用,念上一遍,念一遍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书上是这么写的:一个德高望重、从政多年的领导干部告诉笔者——周凌华,要当好干部、做个好官首先要从“做官”这两字入手,分析其笔划的构成,然后感悟为官从政者所应具有的内涵素质和责任担当。
先说“做官”的“做”字,部首为“亻”,意为做官先做人,此言甚是,为官一时,而做人一世,如果连做人的基本素质都不具备,何以从政为官。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代一位举子进京赶考,进考场前在路上发现一枚铜钱,便急忙用脚踩住,见四下无人,迅即将钱捡起塞入囊中。考生此举恰好被站在远处的主考官看见。后来,这位考生的文章写得很好,若以文章录取,他完全可以金榜题名,可主考官却断然地将他除了名。为了教育举子,主考官作诗一首贴在墙上:“一枚铜钱尚动心,要他为官定害民。贪心从此须悔改,未做文章先做人!”实践表明,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能清清白白做官。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做人要实,这个“人”不仅要站得直,而且要立得稳。
“做”的中间为“古”字,这对领导干部的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出了要求,“古”为历史之义,意是为官从政者要脚踏实地为民办事,践行科学发展观,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搞“形象工程”,不搞“政绩工程”,不追求什么轰动效应,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使自己的政绩经得历史的检验。同时,所做的政绩还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因为这“古”字由“十”和“口”做成,意为群众的“口碑”,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而要得到百姓的“口碑”,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实际工作中,严以用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的右边是个“文”字,意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除了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质,具有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如没有一定文化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就如“做”字失去了“文”,变成“估”,俗称“毛估估”,办事缺少相应的科学依据,往往拍脑袋作决策,就很有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谓“严以修身”,就要提高领导干部文化等综合素质。
再说这“官”字,部首“宀”为庙堂之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为民的情怀,要求那些在朝廷里为官者多关心百姓的冷暖安危,念想着怎样让百姓生活得更好,更有幸福感。这对现代领导来说,就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民宗局三严三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点击下载
本文2015-07-28 08:33:17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128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