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的权力》观后感
在省直机关廉政党课上的讲话
——《蜕变的权力》观后感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蜕变的权力》教育片,大家的心灵一定受到极大震憾。有人说:“悲剧比喜剧更深刻”。这话很有哲理。贪腐酿成的悲剧使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也值得我们深刻的思考。贪官以权谋私,以身试法,毁了一生。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认真思考如何珍惜人生,走好人生。
一、人生要保持清醒
郴州系列案中的反面典型,其追求上的贪婪、本质上的堕落、结果上的悲剧,源于思想的糊涂、认识的错误、心理的失常、心灵的扭曲。因此,珍惜人生,走好人生,务必保持清醒。
人们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得出一个结论:“人在倒霉时最清醒,大病降临时最清醒,受到重挫后最清醒,退休闲赋时最清醒,股民在炒股失败时最清醒,贪官在东窗事发后最清醒。”但这些都为时已晚。智慧的人,就是要善于把事后的清醒、结果的清醒、一时的清醒变为事前的清醒、过程的清醒、一生的清醒。
在金钱面前尤要保持清醒。“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金钱却常常把人带进坟墓。”因此,必须做到爱财要取之有道。君子和小人,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总是泾渭分明:爱钱而不忘道义、不忘良知、不忘操守的人,是君子;爱钱而唯钱是图、不择手段的人,是小人、恶人、甚至是人类的罪人。更要看到贪欲是罪恶之源。金钱并不罪恶,罪恶的是人的贪欲。扭曲人的心灵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人们自身对金钱的贪欲。被金钱毁灭的人,永远是那些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的人。一心贪图金钱的人本想用金钱来买快乐和幸福,结果买到的往往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堕落。还要懂得金钱并不是万能的。金钱能买到娱乐,未必能买到快乐;金钱能买到婚姻,未必能买到爱情;金钱能买到文凭,未必能买到知识和学问;金钱能买到帽子和头衔,未必能买到名望和声誉;金钱能买到舒服和惬意,未必能买到真正的幸福。
在权力面前尤要保持清醒。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题为《泾溪》的诗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直到今天,仍对我们为官从政者具有教育警省意义。从政之路好比河流上行船,唯有保持清醒,谨慎“行驶”,才能避险,才能平安。否则,就会“触礁”,就会“翻船”。因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还因为“权力具有腐蚀性。”“手中权力大,风险大;掌握资源多,诱惑多。”所以,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多次告诫:“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在从政的路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永远抱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不能当糊涂官、从糊涂政、办糊涂事,更不能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铤而走险。权力的本质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要牢记自己肩上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想到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要不忘操守,把持住自己,修为政之德,去非分之想,惧法纪之威,做到廉洁从政、清白做人。
二、人生要甘于淡泊
曾国藩曾给其弟作过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引导曾国荃淡泊功名利禄。由此可见,淡泊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气度,甚至还是人生最好的福分。对一个人来说,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就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只能活得简单些。贪赃枉法者,很重要的一个错误思想根源就是贪欲,存有失衡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更是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不甘于淡泊。因此,珍惜人生,走好人生,务必要甘于淡泊。
“知足”就会淡泊。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明朝宗室朱载堉有一首《规劝诗》:“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乏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无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
《蜕变的权力》观后感
本文2015-07-23 14:58:35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