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严三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25年前,我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拳头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当时情景,历历在目。25年后的今天,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重温《党章》和“对党忠诚”的承诺,确实有许多话想说。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三严三实”。我觉得,看一个人“严不严、实不实”,关键是看他“忠不忠”。一个不忠的人,必然对己放任、处事虚浮。“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一个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首先必须在对党忠诚上下功夫。因此,一定要强化党的意识,坚定党的信念,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一心为党、为民中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做到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任何时候都绝对忠诚于党、忠实于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一、忠诚,要从“心”开始
忠诚就是由衷地把自己的信仰、理想或情感化为全身心的投入,不为诱惑所改变,不为困难所屈服,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心无旁骛,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忠诚是信念、追求,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对党忠诚,就是心中时刻有党,有党的意识、有党员的责任感。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周恩来的严与实》,很感人。我觉得周恩来精神的最大亮点就是“忠诚”,是他刻骨铭心的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理想坚定、信念如磐(胡锦涛称赞他“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从不动摇”);他为了党的事业,一生勤恳、舍身忘我(小平同志说“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甚至在十六小时以上,一生如此”);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党的决议上讲,他在“文革”中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正常的工作,为尽量减少“文革”所造成的损失,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后无遗产、无子女,送终都没有一套新衣服,甚至骨灰都没有留下)。他无愧为“全党楷模”(胡耀邦在淮安总理故居的题词),习总书记在参观淮安总理故居时强调,“要学习周恩来同志做人的风范”。
反过来,心中如若没有了这颗“忠心”,只是嘴上讲得天花乱坠,而内心不重视思想建设、不重视党性修养,行为上肯定就会出问题。从大的方面说,前不久受到审判的周永康,就是典型。他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但为了一己私利、一己私情,背叛了党的理想信念,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最后走上触犯党纪国法的犯罪之路,教训十分深刻。从小的方面说,我们一些同志党性锤炼不主动、不经常,遵守党的规矩不自觉、不严肃,不能起到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就是内心不忠的表现。
今天,我们学习周总理,就是要学习他那忠于人民忠于党、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要以周恩来精神激励、鞭策自己,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以他们为楷模,弘扬新风正气,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党的信仰、忠诚党的宗旨、忠诚党的组织。这既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原则和和政治纪律,也是一名好干部、好党员绝对忠诚于党的根本所在。
二、忠诚,要见“真”于行
行为直接产生结果。对党忠诚,既要有言,更要有行。周总理的“革命理想信念是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之上的,是坚如磐石的”,因此,他在人生实
教师三严三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本文2015-07-08 08:33:46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