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三严三实党课上的讲话
践行“三严三实” 狠抓作风建设
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2015年7月)
同志们:
中央决定今年在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4月下旬到5月初,中央、自治区和市里相继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5月27日 ,区委召开会议,**书记作了专题党课报告,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意义和关于“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严重危害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从四个方面对全区广大党员特别是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实践要求,为我们开展专题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引。
按照上级和区委关于尽快启动“三严三实”教育和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的要求,结合政府工作实际,今天我讲一次党课,实际上也是把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同大家一起交流。下面,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三严三实”的几点认识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延展和深化,是持续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具体讲:
关于严以修身。修身是成长进步之基,也是事业之本。我们常讲做官要先做人,做人要先修身。古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只有正直、正派,自身端正,以身作则,说话才有人听、干事才有人踏踏实实地跟着你干。所以作为领导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何况我们在座的各位大小都是个“官”,在“官”的光环下,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不再注重修身从严。感觉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做什么决策都比别人高明,做什么事情都是绝对正确的,越来越听不进去批评和建议,久而久之,则很难听到真话。另一种就是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随着官位的升高,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自己的素质、品德、能力,能够与工作要求相一致,更加珍视别人提出的批评与建议,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所谓“高处不胜寒”也有此义。这是中央所希望的,此次专题教育活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让别人监督自己的平台和机会,我们要主动接受,自觉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
关于严以用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为民造福,用不好害人害己。我们要严格、认真、负责地对待手中的权力,坚决杜绝权力私有化、个人化、部门利益化,任何人、任何权力都不能游离于集体之外,任何决策都不能脱离实际,否则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必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我们既然选择了当干部,就要自觉遵守当干部的规矩,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按照法律和制度规定去管权、管事、管人,用程序规范权力、约束权力,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做到对权力负责、对结果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
关于严以律己。俗话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常怀律己之心,具备自省意识,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要的东西不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做表率,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行动和品行说服人、教育人、影响人。我们看警示教育片,里面常讲“忘记了自己是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了”,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与普通群众就是不一样,有了权力就要更好地把握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另外,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也要管好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现在发生的很多腐败案件,最先都是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出了问题,而且现在讲究的是“一案双查”、“一岗双责”,工作人员出了事、分管领域出了事,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承担责任。
关于谋事要实。作为干部,重在谋事,这也是“三实”的基础。领导干部不谋事就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同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决策、定办法,一定要实事求是。在这里着重强调三点,一要研究政策和精神。针对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性政策,如果我们没有对上级的政策和精神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会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好思路,就极容易在政策落实中出现偏差,影响工作推动。比如,去年国务院出台了62号文件,对税收等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前段时间,国务院又出台了25号文件,对已出台的不合理税收优惠政策不再“一刀切”,给予地方招商引资政策一定的调整缓冲期;还有ppp项目,这项工作年初市、区就已经安排部署,但现在我们还只是停留在有项目的层面,没有深入研究下去,如评估论证、竞争谈判、运营监管等;再有就是产业扶持基金,国务院出台政策,今后不让再给企业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怎么破解,要研究产业扶持基金;还有债券,目前我区的贷款逐步到了还款期,拿什么还,可以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领会,消化政策,将上级的精神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拿出科学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案推动工作,真正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二要摸清实际,找出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的短板比较明显,很难一蹴而就,要结合上级要求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沉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比如,加快我区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到底是什么?我区农业基础很好,为什么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中心城区有区位优势,三产服务业怎样提档升级?等等。三要多学习、多到外面见世面,虽然现在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很广,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水平够用了,拘泥于眼前的经验与成绩,干部要经常走出去,一定要在学习、调研、见世面比较之后发现我们在工作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现在还得讲这个,当然我们也不是让大家去突破红线,既要守规矩,还得要干事。
关于创业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做到真抓实干,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第一,要用心。要一门心思为工作,只有用心才能提高自己、才能取得成绩,用心与否是对事业、对党的态度问题,说实际点就是能否对得起我们的工资,对得起我们自己的良心。第二,要用智。要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将学习作为一种常态,作为一种生活和工作习惯,在学习中获取能力、知识、思路和办法,从而提升素质,用以指导工作。第三,要用力。用力就是理论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考验能力的过程,验证所思所学是否能够变成现实的过程。作为领导干部对定下来的事要不等不靠,雷厉风行。必须有钉钉子精神,一经启动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抓出结果。
关于做人要实。就是老老实实,实实在在。作为党的干部,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要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在组织和人民面前做到襟怀坦白,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的监督。二要公道正派,诚实守信,清清白白做事,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三要真心实意,以人为善,对待同志要有肚量,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要知道吃亏是福,学会忍耐,要有容忍、容事的大气。
二、清醒认识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
总体上看,政府系统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各级党员干部顶住压力,主动作为,得到了市里、区里的认可,赢得了群众的拥护,这一点必须充分肯定,也要继续发扬下去。但更要看到,对照张华书记讲的干部“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我们政府系统的党员干部都不同程度存在。这里就主要问题再说一下:
一是为官不敢担当。这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的突出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有的同志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只想当太平官,不想干事,甚至错误地、片面地认为“干的越多,错的越多”;有的同志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遇见矛盾绕着走,面对风险不敢闯,碰到困难往后退,借口“为官不易”而为官不为,该抓的事不抓,该管的事不管,能往后拖就往后拖,认为抓工作“面子上过得去就行”;有的同志对工作一知半解,官话套话一大堆,一问到实质性问题就哑口无言、心中无数。比如,对于信访工作,有的同志心里想的不是怎么去解决,而是想怎么推、怎么拖,关门关机,缩头缩脑,怕见群众,对群众诉求“打太极”、“踢皮球”,从而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矛盾上交。对于招商引资工作,有的同志以“八项规定”为理由,认为要求严了、监督多了,该做的事不做,该跑的项目不跑,该争取的资金不去争取,这件事我在多次会议上已讲过,该跑还得跑,该争还得争,只要一心为公,别铺张浪费就行,实际上这也是“懒政”的表现,下一步要着重整治。
二是工作浮于表面。我们有的同志,调查研究不积极、不深入、蜻蜓点水,提出的目标、制定的规划、部署的任务脱离实际;有的不学习、不调研,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为资本,夜郎自大,自我感觉良好;有的抓工作不紧不实,有部署没检查,有要求没落实,不深入项目一线,对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心中没数,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对上级的文件精神不学习、不分析,只做传递官,认为方案下发了、文件签批了、向领导汇报了,就当工作完成了。比如,有些工作已连续几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年向群众作出承诺,但至今进展缓慢或毫无进展。
三是用权缺乏规范。对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要求,在一些同志身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有的忘记了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不是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是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有的背离了依法用权的原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把法律、制度和程序当回事。虽然现在有所改观和收敛,但如,审批雁过拔毛、执法
市长在三严三实党课上的讲话
本文2015-07-06 08:22:59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