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法委书记三严三实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
“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也是精神引领、行为规范、力量源泉、政治规矩、行动遵循。践行“三严三实”,首在“严以修身”。我体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严以修身”就是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严格党性修养,做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要坚决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共产主义还要不要,社会主义还通不通,党的领导还行不行存在种种疑问,理想信念根基不牢、精气神不振、劲头松懈;也有少数党员意识淡薄,忘记党章要求、党员义务,对党忠诚的信念逐渐淡化;有的同志对事关当前党的重大原则问题不明是非、丧失方向,对有损党和政府的不当言论辨别不清、抵制不力;有的同志存在“饭碗论”的观点,认为当干部只是种职业,把自己等同普通群众,忘记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在我们政法战线,也存在要不要加强党的领导的争论。还有一些同志甚至向往西方的“司法独立”,连党委政法委这个党领导政法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要不要存在都引发争议。这些人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偏差,说到底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没有拧紧,出现了跑冒滴漏,迷失了前进的方向。“革命理想高于天”。只有崇高的理想,才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眼界就宽、心胸就开阔,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境时不消沉不动摇,才能经受多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多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第二,要坚持党性至上这个硬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严格党内生活中,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经过长期磨炼,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作风修养。党性修养无止境,不是一朝一夕,搞一阵子就一劳永逸。我1983年入党,才21岁,参加工作才1年多,只想追求进步,把工作做好,很少想个人的事,心里想着就是入党可以更好为党工作,多作贡献,思想真的很单纯。入党后,自己践行入党誓言,努力工作,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党和人民给了我更多的关心与培育。随着自己职务的变化,年龄的增长,思想反而复杂起来,患得患失了。有时想着只要工作不出乱子,就是成绩,精神状态和进取心就不足了,这些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可见,党性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务的提升而增强,而是要以党员的标准不断要求自己,不断修养自己,做到心中有党,才能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随波逐流,永远与党同心同德,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政绩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保持坚强纯洁的党性,真正使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二、要严格官德修养,做一个公道正派的领导干部
为官之道,德在其首。“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官德修养在领导干部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力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从政环境的高度,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努力从道德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我感觉,作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
1、要常修公仆之德。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当领导干部就要为人民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党的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这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要求。要把公仆意识渗透到执政观、利益观、权力观中,保持一颗公仆心、一份公仆情,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职位再高,权力再大,不为老百姓办事,不为人民群众谋利,就谈不上有官德,也不可能是一名好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群众观点,扎实践行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要常修担当之德。“大事难事看担当。”对工作、事业、任务、困难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这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所在,责任所系,也是官德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能只想当领导,不想干事情;不能只想揽权,不想担责。不能遇到矛盾就躲,见了问题就推;更不能自己履职不到位,出了问题不担责,而把责任推给基层,推给他人。回想自己的工作当中,也曾有过“宁可少做事,只要不出事”的错误思想,这也是官德修养不够的表现。试想,政法工作面临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不担当,行吗?因此,我们要担法治之责,把公平正义作为生命线,努力解决好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群体性事件执法难等突出问题,切实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担维稳之责,切实抓好源头、抓住重点、抓实基础,确保全市大局稳定。
三、要严格人品修养,做一个襟怀坦白的实在人
习总书记曾指出:“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实实在在地做人,才能实实在在地做事。老实人不是庸人,是能干事、会干事,并且可以干成事的人。老实人忠厚善良,诚实守信,老实本分,服从命令,认真踏实,埋头苦干,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严以修身,首先就是要严格人品修养,做一个襟怀坦白、老老实实的实在人。
1、对党要忠诚,不做“两面人”。《党章》明确指出,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对党言行一致,这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操守。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对党、对各级组织和同志要讲真话、讲实话,不搞两面派,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保持真我本色。有些人表里不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这不仅是对党和组织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
2、对群众要老实,不做“冷淡人”。就是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提思路、做工作。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永远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事,心怀畏民、为民之心,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自己的工作标准。早几年,我市综治工作群众满意度不高,一些同志埋怨群众不理解我们,不支持我们。后来我们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老老实实从改进我们的工作做起,深入推进政法“三大建设”,围绕突出的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了社会综合治理、规范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工作。同时,我们在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开展了“三官一律”进社区(村)活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改进了干警作风。这一系列工作,得到了群众认可,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
3、对同志要实在,不做“滑头人”。要珍惜同事一起共事的缘分,做到心胸宽广,坦诚相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信任不分亲疏,相互宽容不求全责备;要光明磊落,表里如一,言而有信,不耍心眼、不玩手腕,不搞小动作,让上级有信任感、同事有安全感、下级有依靠感。
市政法委书记三严三实集中学习研讨发言稿
本文2015-06-20 08:16:31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