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对当前我市经济工作的几点思考
1、亟需用新常态思路,领导新时期的经济工作。2014年中国经济应对“三期叠加”影响,增速回落,增长趋缓,个别资源型省市出现了跳水式下滑,个别行业表现极不景气,但在中央稳增长的底线思维和坚定不移调结构的战略定力主导下,在一系列新战略、新举措推动下,出现了总体增速下行、质量效益和就业上行的新局面,开辟了转型发展的新常态。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诠释了新常态的内涵,提出了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为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经济新常态成型过程中,很多人对眼前的经济现象疑惑不解,在具体工作中经历了焦虑不安、盲然无措的过程,如今,新常态全面开启,亟需认识和理解新常态的内涵,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工作方式,尽快使领导经济工作的思维理念、方法举措和能力水平跟进新常态。
2、亟需用依法行政方式,推进经济建设。2015年是我国的法治元年,我市开启法治政府建设宜率先在经济工作中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一是公布政府经济相关部门的权力清单,以“法定责任必须为”保障履职履责,治理慵政、懒政和不作为;二是公布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实施监管清单管理,以“法无授权不可为”保障依法行政,治理设关立卡,越权作为;三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以“法无禁止皆可为”全面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保障政府部门按市场规律办事。
3、亟需加大“深改”措施落实力度,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2014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八十项改革方案和意见,国务院相应密集出台了三百七十多条政策,省市也相继跟进出台了一批政策举措,但实际工作中,对这些改革政策措施宣传不到位、贯彻落实不力现象十分突出,亟需以出台的深改政策措施落实作为抓手,呼应顶层设计,形成以改革促发展的工作导向,激发创新热情,释放发展活力 。
4、亟需重建新常态下的考核体系。目标责任考核实际上引领工作导向,左右干部政绩现,决定实际工作的着力点。亟需建立适于新常态要求的考核体系。首先,考核指标设置上,总量要删繁就简,越少越好;类别上要按目标任务和工作业绩分设;内容上要增加定性指标,突出基础长远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考核制度设置上,应把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与任期目标责任考核相结合,把任期目标责任考核与任期审计结果作为奖惩晋级的最终依据。其次,取消弱化部门职能、冲淡部门“主业”、凌驾于部门正常工作之上的“中心工作”考核指标。除保留综合治理和“双创”考核指标外,其它大多数指标为具体部门的自身工作职能,不宜用于考核其它部门工作。
5、发展是第一要务,工业仍是xx发展的要务之首。在新常态下,全国总体发展是在工业化后期大背景下的发展,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已经饱和,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房地产供过于求等大背景下的发展;发展的内涵是基于质量效益的创新发展,是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发展;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内涵扩大再生产。我市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发展的首要任务仍是扩张总量,做大蛋糕;发展方式不仅要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而且还要有基于结构调整和转型约束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增加值占全市社会总产值高达46%的工业,直接主导发展的速度和进程,是无可争议的xx发展要务之首。如何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扩大有效投资,引入大项目大资本,构建大中企业引领、小微企业跟进的发展格局,如何建立生态工业导向
1、亟需用新常态思路,领导新时期的经济工作。2014年中国经济应对“三期叠加”影响,增速回落,增长趋缓,个别资源型省市出现了跳水式下滑,个别行业表现极不景气,但在中央稳增长的底线思维和坚定不移调结构的战略定力主导下,在一系列新战略、新举措推动下,出现了总体增速下行、质量效益和就业上行的新局面,开辟了转型发展的新常态。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诠释了新常态的内涵,提出了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为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经济新常态成型过程中,很多人对眼前的经济现象疑惑不解,在具体工作中经历了焦虑不安、盲然无措的过程,如今,新常态全面开启,亟需认识和理解新常态的内涵,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工作方式,尽快使领导经济工作的思维理念、方法举措和能力水平跟进新常态。
2、亟需用依法行政方式,推进经济建设。2015年是我国的法治元年,我市开启法治政府建设宜率先在经济工作中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一是公布政府经济相关部门的权力清单,以“法定责任必须为”保障履职履责,治理慵政、懒政和不作为;二是公布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实施监管清单管理,以“法无授权不可为”保障依法行政,治理设关立卡,越权作为;三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以“法无禁止皆可为”全面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保障政府部门按市场规律办事。
3、亟需加大“深改”措施落实力度,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2014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八十项改革方案和意见,国务院相应密集出台了三百七十多条政策,省市也相继跟进出台了一批政策举措,但实际工作中,对这些改革政策措施宣传不到位、贯彻落实不力现象十分突出,亟需以出台的深改政策措施落实作为抓手,呼应顶层设计,形成以改革促发展的工作导向,激发创新热情,释放发展活力 。
4、亟需重建新常态下的考核体系。目标责任考核实际上引领工作导向,左右干部政绩现,决定实际工作的着力点。亟需建立适于新常态要求的考核体系。首先,考核指标设置上,总量要删繁就简,越少越好;类别上要按目标任务和工作业绩分设;内容上要增加定性指标,突出基础长远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考核制度设置上,应把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与任期目标责任考核相结合,把任期目标责任考核与任期审计结果作为奖惩晋级的最终依据。其次,取消弱化部门职能、冲淡部门“主业”、凌驾于部门正常工作之上的“中心工作”考核指标。除保留综合治理和“双创”考核指标外,其它大多数指标为具体部门的自身工作职能,不宜用于考核其它部门工作。
5、发展是第一要务,工业仍是xx发展的要务之首。在新常态下,全国总体发展是在工业化后期大背景下的发展,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已经饱和,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房地产供过于求等大背景下的发展;发展的内涵是基于质量效益的创新发展,是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发展;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内涵扩大再生产。我市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发展的首要任务仍是扩张总量,做大蛋糕;发展方式不仅要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而且还要有基于结构调整和转型约束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增加值占全市社会总产值高达46%的工业,直接主导发展的速度和进程,是无可争议的xx发展要务之首。如何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扩大有效投资,引入大项目大资本,构建大中企业引领、小微企业跟进的发展格局,如何建立生态工业导向
工信局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点击下载
本文2015-05-30 08:52:20发表“模板范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919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