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农工委关于农产品营销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
4月上旬,我们农业农村工委在常委会xx副主任带领下,与党校科研组合作,听取了相关部门关于我县农产品营销情况的汇报,并与相关镇(乡)农业副镇(乡)长、供销大户开展座谈,在广泛调查、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县大力扶持和发展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农产品现代营销主体在农产品推广、营销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一)积极培育专业化农产品营销主体。截至目前,全县有国家级、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县级示范合作社26家、县规范合作社206家、县级龙头企业30家、流通型企业4家、成长型企业8家、购销大户20个、渔业专业合作社62家(省级示范性渔业专业合作社3家)、水产营销大户52户、渔业家庭农场3家,渔业公司制企业28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农业部定点大型综合性市场1家(宁海县蔬菜果品有限公司)、培养农产品经纪人(获职业资格证书)260余人。2014年,龙头企业(不含渔业)实现销售34.17亿元,占全县农业销售总额83%。
(二)积极开展节庆、展销活动。去年开展了枇杷节、蛏子节、香榧节、跳鱼节、金桃节等节庆营销活动,组织了88家次农业企业、合作社参加10个国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展了市场,收效良好。
(三)积极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渠道。我县从事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店商已有50余家。2014年12月12日,宁波地区首个县级电子商务项目—特色中国宁波馆宁海分馆在宁海首届农博会活动期间正式开馆,上线运营仅3天,实现名特优农产品销售额200余万元。海山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打响农产品电商品牌,利用网络销售青蟹,2014年实现生鲜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1500万元。
(四)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2014年,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市级名牌农产品2个、市级知名商标2个。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1个,总数132个;绿色食品新获证3个,总数达到17个;有机食品新增2个,总数达到10个,“三品”认证面积达到40余万亩,占全县种植总面积的60.1%。
二、主要问题
综观我县农产品营销现状,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面临的问题仍不能忽视。
(一)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和商品率程度不高。目前我县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仍以一家一户家庭作坊式为主,生产规模小,品种较多,其特点是“样样都有,但样样只有一点点”,缺乏适销对路的大宗农产品,难以适应市场规模销售需求。此外由于小规模的家庭作坊生产经营者缺乏市场信息,生产经营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使农产品转化商品率不高,生产效益难以提升。
(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品牌化程度低。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没有统一规范的科学生产管理标准,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质量检测、标识管理等环节,都缺乏一套严格而完整的标准和市场监管制度。比如在农产品种植中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和对品种的改良,都缺乏产品质量的目标管理,影响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营销收益。同时,农产品生产者缺乏品牌意识,农产品品牌效益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不高。比如我县虽然也已取得了不少农产品品牌,但实际效益不明显,缺乏品牌声誉和品牌价值。
(三)农产品营销中介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我县虽然已培育了一些农产品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三大载体为主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我县部分农产品营销和大市场实现了一些对接,但这三大营销中介发展参差不齐,营销队伍专业化和营销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县农产品营销人员还以传统农民为主,在现代的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家,但真正具有规模和一定实力的不超过10家。专业营销人才缺乏,尤其是适应现代生产管理和现代营销方式的复合型营销人才更是稀缺。这已成为影响我县农产品营销发展的瓶颈。
(四)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新兴营销渠道发展滞后。目前我县农产品销售方式仍以传统和半传统的销售方式为主。主要是以当地自销和中间商收购,然后进入各批发市场、零售商店进行销售。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销配送、农旅对接等新兴营销方式虽然已经起步,但发展滞后。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例,政府虽然已经扶持搭建了淘宝特色中国宁波馆宁海分馆,也有个别农产品经营组织率先在网络上进行营销,并且效果显著。但是我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氛围尚未形成,全县目前从事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商家只有50多家,且80%左右的商家处于亏损或持平状态,大多数生产经营者仍处在观望状态。
(五)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不健全。当前的物流配送设施尤其是冷链物流配送设施,是制约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一大瓶颈。大多数农产品的特点是水分多、容易腐烂,特别是蔬菜、瓜果、海鲜,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存在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整合现有物流模式,完善冷链物流、中转物流、城市仓储等基础设施,解决生鲜产品跨区销售难、保鲜难、成本高等问题,已成为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必须重视的课题。
(六)农产品营销基础建设投入不足。近些年来,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日益加大,但对农产品营销基础建设的投入非常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产品现代物流流通领域投入和扶持不够,硬件设施欠账多,对农产品营销和流通组织缺少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的扶持。二是传统农产品市场的功能单一、服务水平低。目前全县的农产品市场建设,仅停留在提供粗放型的经营场地、出租摊位和收取管理费的初级市场经营管理阶段,不能充分满足质量监管、价格指导、信息提供的现代服务管理需求。三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统一健全规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平台尚未建立。
三、主要建议
当前我县农业生产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推进农产品流通业态创新和实现农产品营销收益最大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意见:
(一)建立农产品全面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针对目前我县农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建议建立多方参与、共同鉴定的相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委员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以安全无公害为标准,统一明确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质量指标等各项标准,经质量监管部门的检验,统一质量商标,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农产品营销品牌化战略。要在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化、品牌化的扶持力度,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统一商标注册,实施“一镇一品”,积极培育优势产业,打造原产地品牌。二要加大对品牌声誉度、知名度的宣传力度,组织相关品牌农产品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农业展销会和博览会,增强品牌营销效益。三要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品牌的保护和升级,维护品牌声誉。
(三)大力开拓电子商务等新兴农产品营销渠道。加大鼓励扶持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乡村旅游营销、农超对接、配送直销为主的新兴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模式建设,加快实现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一要在现有特色中国淘宝宁波馆宁海分馆这一政府建设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电子商务大平台,扶持成立集农产品采购、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站研发和设计、专业营销、电商人才培养、现代网上交易支付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网络科技公司。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购销大户,以加盟的形式与电子商务公司形成战略联盟,实现农户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无缝对接。二要大力发展农超对接营销模式,政府通过市场信息服务,指导经营者进行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并引进超市,与农产品经营大户(也可以是农产品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三要大力实施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体验式营销策略,建立适合旅游参观的农产品专业种植基地,让消费者切身体验和感受农产品的种植生长成熟的全过程,打破农产品销售的季节局限性。
(四)培育专业化的营销经营主体和营销人才。加大对农产品营销主体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购销大户等经营主体在购销贴息、金融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充分运用政策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具有资金优势和专业优势的企业投资农产品营销市场建设。同时,要大力引进工商资本,培育和扶持集农产品采购、精深加工、多元化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农业企业综合体。组织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农产品营销主体进行联营,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一批懂技术、会营销、善管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进入农产品营销领域就业。
(五)加快建构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一是鼓励农产品经营主体与物流公司、大型连锁超市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建设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共享各经营主体的物流资源,改变现有单一的区域农产品物流方式,形成健全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营销效能。二是大力扶持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发展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六)加强政府对农产品营销领域的宏观管理。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协调涉及农产品营销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其次,政府要依法规范农产品营销主体的市场行为,加快农产品营销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供求信息化体制建设,加快农产品信息化网络平台等基础信息设施建设,逐步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机制,为我县农产品营销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人大农工委关于农产品营销情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5-05-27 15:40:1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910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