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守纪律讲规矩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全力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活动,旨在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应该严守“四条线”,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抓好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思想认识主导人的追求和行为,很多重要岗位人员在利欲诱惑下,思想退化变质,最终走向犯罪,因此我们要严守思想“防线”,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座谈交流和专家授课等形式,学习区市县委关于“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活动相关文件、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学习党章党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政治纪律意识;学习《廉政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财经纪律意识;学习国家法律、《守纪律讲规矩系列谈汇篇》、习近平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要》、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等,进一步提高组织纪律意识;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观看优秀的党性、道德教育片等,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同时,还要克服四种不良心态,克服在物质利益、职位与工资待遇,收入与付出等方面与他人相比,心里感到极度不平衡,于是不顾党纪国法,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的“攀比心态”;克服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歪门邪道以及各种潜规则极度热衷跟风,上行下效的“从众心态”;克服对组织、对同事、对群众的提醒、监督存在的视为耳旁风,置之不理,为所欲为的“逆反心理”。克服自己工作多年,辛苦多年,进步没有别人快,收入没有别人高,于是伸出贪婪之手的“吃亏心态”。这些不健康心态的存在,使一些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自觉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因此,必须坚决摒弃这些不良心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严明组织纪律,恪守权力“界线”。始终坚持立规矩、建制度,贯彻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利的方针,坚决从源头上堵塞“六个问题”。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都掌握有一定权利,如何用好权、权为谁所用是廉政从业必须把握好的问题。基层党政机关应着力修改完善《干部管理条例》、《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公务用车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用强有力的组织纪律促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无论是党章、国法、党的政治纪律这样的刚性约束,还是未被列入纪律的自我约束规矩,都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财富,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认真开展一次党性分析和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时刻能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组织和群众赋予的,只能用来为群众谋利益。精心组织“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组织生活会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开展遵规守纪承诺,时刻警醒自己,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不仅要管住自己,还要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提醒、约束,使他们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用权力为他们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充当保护伞。同时,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从自己和身边人身上打开缺口。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守法纪“红线”。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强化高度的思想自觉。力树“三个模范”,突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树立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引导党员干部筑牢“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最大责任,常怀为民之心、常思惠民之策、常做利民之事,努力成为贯彻党的根本宗旨的模范;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坚守清正廉洁底线,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明确用人导向,选好人用好人是保持基层组织队伍纯洁的关键环节,对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明确作风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大力培养选拔更多党和群众需要的好干部,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实实在在、不玩虚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那些政德不好、工作不力、作风不实、品行不正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切实发挥好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明确优良选人作风,充分运用“干部干事”档案的效果,公平、公正、公开推荐使用干部、评先评优。要把“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突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切实解决“六个方面”问题,凝聚领导示范、上行下效的正能量。把身子沉到位,创新群众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拓宽群众工作渠道和途径,切实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四、建立长效机制,力守作风“主线”。以强有力的执行力,落实制度建设长效机制,坚决根除“庸、懒、散、浮”不正之风。在“庸”方面,主要针对不重视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学习上沉不下身、静不了心,理论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不愿深入思考,不敢开拓创新现象;摒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干工作没有思路,抓落实没有招数,破解难题拿不出办法,不会干事、甚至干不了事的现象。在“懒”方面,重点解决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更缺乏工作激情,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不高,只图过得去,不图过的硬,不能正确看待问题,正视困难,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不够,甚至将矛盾上交的现象。在“散”方面,着力消除干部组织纪律松散,执行纪律不严,上班迟到、早退,不坚守工作岗位现象;还有的上班时间上网看电影、玩网络游戏,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廉洁、不自律的问题等。在“浮”方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实,推进工作不力,作风漂浮、粗暴,缺乏求真务实、工作讲条件、讲待遇,怕吃苦、怕受累,思想上懒惰、精神上懈怠、工作上凑合,缺乏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争创一流的风气。这些问题与党性的要求格格不入,与加快辖区全面发展的需要极不适应,虽然发生在个别基层组织、极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影响了党政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要立说立行,言必行、行必果,定下的工作就要抓紧实施,部署的工作就要一抓到底,承担的工作就要确保成效。要精益求精,善抓细节,以细节求深入,以细节促落实,以细节求实效。争创一流,每一项工作,都力求高标准、严要求。要务求高效,凡是上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已经确定的事情,必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首办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乡风民风向善向好。
乡镇党委书记守纪律讲规矩学习心得体会
本文2015-05-10 14:38:49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7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