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XX县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5-04-29浏览:2829下载269次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对于***这样一个属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份来讲,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和压力,如何履行生态保护责任,改变自然资源丰裕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境况(见表1),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是应该着重研究的课题。  

表1 2014年***县主要人均资源与经济指标统计表  

  指标                                                                    

人均森林面积(公顷)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立方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人均gdp(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镇  坪  

2.12  

14261  

40  

23557  

24875  

7295  

占全国(%)  

8080  

690  

28  

60.5  

83.1  

72.6  

占全省(%)  

870  

1500  

21.6  

59.3  

98  

99.3  

一、推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前,***县处于资源富集而发展滞后的历史阶段,破解发展瓶颈,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坚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激活贫困地区后发优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一)推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就***而言,资源是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重视和发挥资源的经济属性。推行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就是要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等方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管理,与市场机制有机融合,真正按资产的属性去经营自然资源, 使自然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达到优化配置,让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作用下合理流动。  

(二)推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要求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推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坚持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  

(三)推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履行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职责的现实需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必须把***的生态优势放在中省市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和定位,自觉跟紧中省市步伐,忠实履行好生态保护的职责。推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承认资源的经济价值属性,把自然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有偿、有限利用观念的基础上,有利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摒弃“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协调同步。  

二、推行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从***目前对自然资源的管理现状来看,仅在建设用地、煤炭资源开发等极少数领域实行了资产化管理,在多数领域是通过审批许可进行管理,如河道取水许可、经济林木采伐手续等,资源管理基本还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同时在具体管理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主体缺位。从县级层面而言,政府各个组成部门分别是各自领域的自然资源管理主体,在实践中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表现出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监管乏力,国家作为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在市场化过程中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而是自然资源直接开采方获利丰厚,造成资源开发利用失当。如水电开发,除在建设时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和投产后产生少量税收外,开发者并不需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XX县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